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493章 天理

永华咬唇,眼神望着朱棡幽幽道:“倭国使者这些时日与贵国官员走的颇近,若是让他们先行得到书籍,怕是下一步就会扰我国海岸!”

“这是何意?”朱棡问道。

“王爷非要这么明知故问吗?”永华气鼓鼓的微微鼓起香腮。

朱棡讪笑。

随即道:“倭国内战,失禄者无数,流落于海上便成为了所谓的浪人,这些人倭国并不承认他们的国籍,只说那些人是亡命之徒。”

永华冷笑:“无非是掩耳盗铃!”

“本王也猜想,按照那些浪人之间的配合来看,根本不像是一群亡命之徒,反倒像是经过训练的军队,快速袭扰,掠夺财物,并且手段极其狠辣。”

“王爷所言不差。”

永华点头,凝重道:“那些海盗在袭扰高丽百姓时,同样下手狠辣,根本不像是寻常海盗!并且清一色的着夜行服,头绑束带,背上背负细长的柳刀!”

朱棡声音冷厉起来,正色道:“此乃血仇!”

“公主是担心,倭国提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到使团回国,撕破脸皮继续袭扰高丽?”

“是。”永华楚楚可怜的点头,轻咬红唇:“还请王爷明鉴!”

“嗯……。”朱棡沉吟一下,给永华吃了一颗定心丸,“公主可以宽心,在未来这段时间内,大明不会答应倭国的要求!”

永华虽然不解为什么晋王突然这么随和。

但只要有时间就是好事!

只要有时间,说不定能够打通大明君臣的关系。

永华心里松了口气,不在此时此刻签订这个合约,那么她就没了被人千夫所指跟唾骂的危险。

……

“王爷,近来坊间所传可曾听闻?”永华轻捻茶盏,声音少了几分严肃,多了些女儿家的轻灵。

她提起的便是这些时日一直以来在中原等地闹得沸沸扬扬的孔府流放一事。

虽然朝廷没有明面上说出流放这样的字眼

但是在学子眼里,这跟流放没什么区别。

甚至喊出了‘君主不理朝事,藩王僭越理政’的口号,目的自然是直指朱棡!

眼下就要看朝廷如何平息士子的情绪,以及在如何处置晋王这个问题上面下功夫!

顺从士子们的情绪,便是朝廷退步将孔府主脉留在大明,继续尊为‘衍圣公’,其次要么是晋王从此不理政务,亦或者是即刻就藩。

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公主怎么看待此事?”

朱棡笑问道。

永华放下茶盏,微微轻叹一声,清幽的嗓音缓缓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圣人所说,可后世人尽皆已经忘记!他们因圣人学问而地位尊崇,如今所不肯低头的,也只是自己高贵的头颅。”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师者的地位在古代就跟祖宗一样,你祖宗被世人所敬仰,你也因为祖宗的地位而身份水涨船高,受世人尊敬,别人都会尊称一声‘圣人门生’。

可要是圣人地位不在呢?

诚然,朝廷没有明确表示要罢黜衍圣公的爵位,可说到底这件事侮辱性极大。

圣学门生大多都是些死脑筋,从小研读,早已将那些文字和理解灌注到了自己的血液里,所承认的道理,也只是自己愿意去相信的那些道理。

永华的话是在暗嘲那些人的虚伪,他们要的不过是自己的高贵。

朱棡哑然,没想到永华的话一针见血。

“只是……。”永华看向朱棡,道:“虽是如此,但眼下大明依旧是以‘儒圣’为尊,以儒家治国,若是朝廷执意要对孔府动手,怕是在未来上影响深远。”

“公主……,目光长远。”

朱棡轻笑道。

永华浅浅一笑,随后轻声道:“不过是一些妇人之见,上不得台面。”

“此言差矣。”朱棡摇头:“男子女子皆是人,既然是人,便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何事为善,何事为恶,男子亦有目光短浅之辈,女子也有如公主这般目光高远之人。”

“若是一昧推崇男子,则女子之委屈无人可说。”

朱棡长叹:“朱程之学受人追捧,可在本王看来却是累赘!世间学子研习朱程,只知可升官发财,却不知何为对错。”

朱程理学,在后世人看来褒贬有加。

但朱棡却觉得后世人的理想偏颇极大。

只能说,朱程将这问学问,搞得过的高深莫测了。

永华有些惊叹于朱棡的话,不解朱棡为什么如此抨击朱程,需知,朱程理学是这些年来主流的学问派系,不光大明,就连倭国、高丽都有引入。

可如今……,晋王这番话却让永华有些不解了。

“公主觉得不可思议?”

永华轻笑:“只是惊讶。”

朱棡向永华讲了一个自己和吴伯宗之间的策论。

……

吴伯宗曾问朱棡:“何为天理,何为人欲?为何要灭欲?人之本性为何物?从而来的欲?”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两人在论朱熹学说之时衍生出来的问题。

‘存天理灭人欲’

这是世人为朱程理学所整理出来的六字。

之时这六字时常为人所不解跟疑惑,难道是要人人都去当清心寡欲的和尚?亦或者是人人都要坐那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还是说,在万贯财物面前佁然不动,保持本心?

试问,多少人能够做到?

这也是后世所诟病朱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朱熹尚且三妻四妾,如何叫天下后人灭人欲?

在明朝,理学书籍作为学子最容易获得的书本,自然而然的在明初掀起了一阵理学热潮,从而影响大明二百十七十六年国祚。

到了后期,‘灭人欲’三字被扭曲的不成人样,形成了病态的社会现象,衍生出一大堆伪君子。

而再回过头来,这六个字,真的是这个道理吗?

朱棡回答:“宋史曾记载朱熹一篇谏言: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倾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而充之,而不使其少有壅蔽;果人欲也,则敬而克之,而不使其少有凝滞。”

“朱熹希望皇帝在出现某些念头的瞬间再三思量,谨慎对待这念头到底是天理还是人欲,若是天理则加以补充,让这道天理不收到一点蒙蔽阻塞,而要是人欲,则马上克制这个念头,不让这个念头继续存于脑中。”

“可见,朱熹这句话的重点还是在于自心的审判,便是自我判断对错。那么也不难看出,天理人欲,皆在一念之差!”

“再看朱子语类,会发现朱熹对人欲早已做出了解释。”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答: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一个吃饭、娶妻、生子皆为天理,这是天道所允许的事情,但要在此基础上要求饭菜多样美味,家中三妻四妾,孩子各个出色优秀,便是人欲!”

所以朱程理学其实本质上并无什么太大的弊端。

有弊端的是人。

是贪婪、好色、易怒等等愚笨之人分不起何为天理;何为人欲,将人欲归结在天理的头上所行世间丑恶之事。

而朱棡不推崇朱程,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朱程太容易被人误解,被人利用。

ps:作者并不是很深刻的了解朱程,只是借着一些资料胡编乱造,古人学问皆为中华文化,小说只是戏说,不可看魔怔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混日子
明末混日子
关于明末混日子:一位小人物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他将何去何从……?也许他会改变这里,也许他照样只是一个尘埃,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也许他努力了,只是失败了,不管怎样,生活照样要继续,明天依然会到来,只是他不在是那个少年
睡觉打蚊子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
关于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边陲城外的荒山野岭中许安穿越到到一个痴傻乞丐身上。主角凭借前世传世诗词在人们震惊的目光之下文压天下才子,斩获不世诗仙之名。白嫖花魁,俘获侠女勾搭郡主,迎娶巾帼陷阵夺旗,斩将首级为生民立命,护天下太平!高阁之上,许安仰天长叹天若不生我许安,人间诗坛夜长黑!
铅笔书生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关于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地球屌丝驴友意外坠崖,魂穿异大陆王府落魄公子。依仗现代思维,开启逆袭人生,一步步制霸天下,荣登天子,坐拥江山美人!
鲁酒难醉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
关于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任以虚穿越大明,开局捡到已经下葬的朱雄英。朱雄英已经失忆,任以虚将其收养!老朱微服出巡,看到一个和自己大孙子一模一样的人。多方确认下,就是自己的大孙子,狂喜之下当起了任以虚的邻居,和其做起了生意。朱雄英:黄老头,要不咱们一起造反吧!我这有连发火铳,手榴弹.....以后我哥当皇帝,封你当一字并肩王!
再见是蓝啊
甲子异种
甲子异种
关于甲子异种:++++金生水魂穿成一名底层背尸奴,阴差阳错被人种下饕餮太岁,成为了异种。异种隐秘而强大,掌握着各种诡异的超凡能力。异种是镇国神器,亦是动乱之源。异种是阴谋的始作俑者,亦是正义的泰山磐石。重活一世,金生水说:我要站在山巅,瞧瞧这天下的风景。
山雀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