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没来由的下起了雨,炎热多日的酷暑,在这一阵风雨之中退避三舍,让人神情一爽。李芗泉看着一脸诚恳的伍思成,这老家伙管得太多了罢。
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朱雀军真能控制川地,说不准还真有人自己送上门,这倒不是伍思成吹嘘。但是李芗泉只能苦笑一声,处在这个位置上,看来娶老婆这件事,已经不是自己想怎么就能怎么的,这期间要考虑多少得与失、优与劣,说不得,将成为一笔交易。
现在想起来,历朝历代朝堂之上贵为天子的那些人,虽说后宫佳丽三千,但皇后之选恐怕也得三思而行。这伍思成现在提出来,也是他一心为国的表现,凭这一点,李芗泉打内心就敬佩不已,他起身向其深深一躬:“我应承伍大人,这正妻之事,必定谨慎而定。”
监州也赶忙起身还礼:“伍某感激不尽,知州大人从谏如流,志在千里,将来必叱咤风云!眼下,另有一事,明日易云霄与大人一晤,总觉得昨日的商讨有些欠妥。。。。。。”
大宋祥兴十年丙午月甲辰(1287年6月26日),辰时刚过,巍峨的凌霄山上,便隐约可见“宋”字、“易”字认旗,没多久,一干彪悍武士便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长宁军统制易云霄如约前来,这个点能抵达,说明他们要么便是昨日出发,晚上歇息在山中,要么便是凌晨出发,一路不歇而来,无论如何,都是非常辛苦的。但易云霄没有顾及这些,更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份,反而提出要下山来与李芗泉一晤,足以说明,自朱雀军击败乌日吉呼围攻、顺便解了凌霄城之困后,李芗泉在易云霄的眼里,早己非同往日。
李芗泉亲率主要文武出寨二里相迎,望见盔甲鲜明的易云霄出现在山坡拐角度,他快步上前拱手道:“皇宋潼川府路长宁州知州、朱雀军统领李芗泉,率长宁监州伍思成、朱雀军张靖正将等,代表长宁州含梅硐城、乐共城、梅岭堡、石头寨、卧虎寨等地数万军民,前来迎接长宁军易统制,欢迎欢迎!”
听到李芗泉这番自我介绍,刚才还满带笑容的易云霄脸上闪过一道不快。
李芗泉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与伍思成、张靖反复讨论过后才得出的。要向易云霄表明几个原则,基一,此长宁是长宁州,并非你的长宁军(“长宁军”既是军队的名称,又是州县,此乃古代通常的讲法);其二,我虽只是统领,比统制要低一级,但我是朱雀军,你是长宁军,二者并无上下级关系;其三,二城一堡二寨是长宁州当前的势力范围,这些地方已经不属于长宁军;其四,长宁州有军民数万。
易云霄何许人也,岂能不明白李芗泉这厮的意思,那不快稍纵即逝,脸上马上又恢复了笑容。毕竟自豹尾寨失利,势单力薄的长宁军实力受损,大不如前,现在朱雀军风头正盛,作为同是抗元的盟友,他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哪怕心底总有一点“这厮运气实在太好”的想法在。
易云霄拱手还礼,朗朗道:“自两月前一晤后,李知州困龙升天,足月间便率军恢复长宁州大片故土,可喜可贺!今本统制前来,一是感谢朱雀军解凌霄城之围,二是与足下共商抗元大计。”
他这句话更简单,不仅默认了李芗泉的长宁知州身份,也默认了长宁州的存在,并以“共商”二字,将朱雀军摆在了与长宁军并驾齐驱的位置上。前几天,李由、韩亮二人上山禀告之时,想必他们就这个问题已达成了一致。
走到近处,李芗泉发现,与两月前相比,这位统制的鬓角,似乎又有了几根白发,眉间也似乎有些隐忧,但其英朗的脸上,坚毅神情不仅没有消退半分,甚至比往日更甚。
李芗泉感慨道:“自神州陆沉,各地之军或投鞑子,或逃亡海外,唯长宁军忠贞不渝,以凌霄孤城独抗暴元,可敬可佩。朱雀军虽起于危难之时,亦多蒙长宁军庇护、相助,方有今日,统制所谢,愧不敢当!至于共商抗元大计,恢复中华,固我所愿尔。这边请!”
相比第一句话的表明立场,李芗泉的这第二句话,对长宁军是既赞颂有加,又间接承认朱雀军是捡了长宁军的便宜,让易云霄受用得多,他大度的一笑:“客气客气!李知州年轻有为,乃大宋之福,吾与知州,当携手共进,恢复大宋!”
易云霄对“中华”二字并无感觉,只道李芗泉是番国人,中华是对母国的称呼,便以“大宋”二字替代。
二人谈到这里,已基本将大方向定了下来,并找到了共同点。李芗泉右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引易云霄前往石头寨,离寨门尚有百米之际,李芗泉请易云霄上了临时搭建的台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