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接着就会跟他们家说清本村的用水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纳粮越多,在用水资源的分配上就越多。
最后就是告知本(村)乡的祭祀礼仪及祭祀时间,还有本乡的乡俗村规等。
到这一步,就是正式从“官方”层面认可他们是本乡人了,以后就受到乡约村规的约束和保护了。
如果缴得起束脩,也可以让家里的小孩到村子里头读书,将来未必不能走出这个乡到县里读书,说不定还能出个秀才或者是出个举人老爷,果真是如此,可就不是一家一户的光荣,而是整个乡的荣耀了。
整个乡这么多年,都没出过一个举人。
等里长走后,村里的其他人也会开始去他们家走动。
村里各家的当家男人也会主动上门,有条件的还会带上些礼品什么的,而祖上他家,也得想办法弄些饴、茶水、小零嘴来招待上门的客人。
就算是没带礼物,各家的男人也都会过来喝杯水,然后开始对这一户的当家男人,客客气气地拱手作揖,算是村民开始认可他们家在村里的地位,正式成为自己人。
也正是从这一亩地开始,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也会跑来告诉一声;日常闲着没事,别人也愿意登门做客,闲话家常。
老翁祖上的妻子,也从别家妇人口中的“那流氓婆姨”,地位上升到“他婶子”了。
而且,有了这一亩地,就开始有媒婆愿意登门,给他们家的孩子保媒拉线,介绍亲事。
虽然他们家穷了点,只有一亩薄地。
但那时候的人家,女儿嫁给谁不是受穷吃苦呢,农家的女人不怕吃苦,就怕想吃苦都找不到好人家……
就这样,有了第一亩地,就有了第二亩、第三亩,期间老汉两口子为了照顾田地,干脆搬到田头间住,目的也是把房子让给孩子成家用。
就这样一年开一亩,直到开到第十三亩地,眼见日子越来越好,田亩越开越多,越来越快的时候,不到五十岁的老汉咳血累死了。
老汉临死前,告诫儿子,勿要铺张,死后埋在地里就行,也不要再开地了。
在简单的丧葬仪式过后,祖上的儿子依然在田间努力地劳作,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
待儿子有了孙子后,就是第三代。
等小孩子五六岁能帮忙了,就开始在农闲时候堆土角,也就是垒土砖。把一块块的土砖砌好,晾干,再放到避开雨水的地方,就这样一块块的存起来;
或者每次回家,都会捡几块石头回来,就这样一点一点,把石头土砖垒成屋。
还得在山上掌好眼,看看哪条大树结实,得好好地照料好,标记好,等成材了,可以架做新屋的栋梁。
就为了第三代的孙子可以成家用。
三代人,花了大约50年,从无到有,累死了一条命,才有了自己的地,有了自己的土屋,有了别人一出生就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