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反朝廷,更是后悔当时怎么就没有听从文武大臣们的建议,跨过长江。
彼时,吴藩大军一路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连陷贵、川、湘三省之地。
try{ggauto();} catch(ex){}
在起兵的次年年初,大军兵锋已抵达湖北境内、占领了长江南岸的松滋,与清兵大本营荆州隔江对峙。
此时,清军尚未大举集结,江北已是风声鹤唳,人心不固。
如能大军迅速渡江,抢占长江之险,将军事主动权稳操在手,并在政治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动员江北乃至黄河流域的汉官汉将参加,清廷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将无法收拾局面,势必继续退至黄河北岸,以图固守。
但吴军进至松滋,屯驻已三个多月,却毫无北进的迹象。
吴三桂的许多部将对大军停顿不前的做法十分不解,连留守云南的谋士刘玄初也写信过来劝到:
“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云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
“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
“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
大概意思就是:
老吴,现在快过江,直捣敌巢,不能白白在江边徘徊不前。
要是等到清廷集结大军,则坐失良机,大事去矣。
弱者与强者斗,应该利用便捷才有机会取胜。
西南一地,税收比不上东南一个府。
清廷调集了东南的财货,西北勇武的士卒在长江一带,若是跟清廷打持久战,就是相当于弱者与强者比力气,穷人跟富人比财富。
可吴三桂读了刘玄初的信后,无动于衷。
部将中也有人提出,兵贵神速,应“疾行渡江,全师北进”,经襄阳北伐中原,直捣燕京;
也有人提出舍荆州而不攻,顺江东下,直取南京,占领长江下游后断绝清廷南北漕运。
又有人提出进军巴蜀,占据关中,进则自山西向燕京进军,退则据崤函自固。
但无论那一样,吴三桂全然不听,任由吴军在松滋屯驻三个多月。
当有将领提出“北进”时,吴三桂悄悄告诉心腹:
“你等不知虚实,我与他同用兵多年,其骑射是最不可当的。如今我们依山阻水,还可以自守,若到平原,你们如何敌得过他。”
这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吴三桂忌惮横扫天下的“八旗铁骑”。
所谓年老胆衰,一个65岁的老人,已经没有了三四十年前,领着二十几人,就敢对着当时处于战力巅峰的八旗军冲阵的霸气。
在吴三桂的心目中,八旗军的战力还是二十多前皇太极时期的战力。
只是谁都没想到,八旗能烂得那么快。
第二个是,吴三桂的嫡长子、长孙,也就是吴世璠的父亲吴应熊、长兄吴世霖都在清廷那里。
甚至,都没有杀死清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哲尔肯。
反而将其礼送出境,并给康熙上了份“奏章”。
希望清廷能放回其子吴应熊,与康熙划江而治。
同时,还联系西藏的达赖喇嘛为之说情,请康熙裂土罢兵。
实际上,吴三桂还是抱着能与清廷“裂土议和”的幻想。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是:
八旗精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