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就在今日

第142章 纵横江河

申慧醒来的时候,已经身处中军大帐,他转过头看向一旁,一道熟悉的身影正在那里工作。

他脸上露出一抹难得的笑容,挣扎着起身呼唤道。

“公纪...公纪...”

“师父您醒了,还请您小心,军医说您乃是急火攻心,再加上过度劳累才会晕倒,让您这段时间活动身体尽量不要太用力。”

郝珞,字公纪,乃是申慧近几年来收的徒弟。

郝珞的父亲乃是方州司马郝胥,前几年郝珞在父亲的带领下见到了申慧,当时郝胥想要推荐自己这个儿子在申慧手下做官。

申慧只是简单的考校,却发现郝珞才思敏捷,智慧过人,对律法民生都十分熟悉,这让申慧十分开心。

自己的三个儿子才能都十分普通,能守住家业却没有进取的能力,因此他将几个女儿全部许配给他认为有潜力的夫婿,想要以此来保证家族兴旺。

怎奈何大女儿命薄,嫁给晋国太傅之子,没有一年这个太傅的儿子就病死了,两人没有子嗣,大女儿这一生只能在太傅家守活寡。

二女儿嫁给了栗谭之子栗颜,栗颜才能虽然不错,但是栗谭性格低调,一直压着栗颜,不让其出头,因此很少有人知道申栗两家是亲家。

至于小女儿...

当郝珞出现的时候申慧毫不犹豫将其收为弟子,留在身边作为书记官尽心培养,当然郝珞也并没有让其失望。

“外面的事如何了?”

倒不是申慧不关心战场情况,要知道按照官职,除了阵亡的栗谭,是还有一位副都督在场的。

只是这位副都督乃是朝廷派来平衡权力的人,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和他们的发生什么冲突,能力均衡,更像是一个救火队员一般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

“前线的火势已经减小,赵军应该是用了鱼油一类的物品才造成了如此大的火势,赵军阵地里都是海鲜鱼类,因此我们的士兵并没有察觉到异常...”

关于是否是鱼油单一的物品就能造成这么大的火势,这一点郝珞认为还有待查证,但是起码明白了为何晋军在不知不觉中中埋伏而不自知的原因。

“...镇西将军栗谭在敌军大帐中中伏,来不及逃脱,被苏毅手下亲卫拦截...我等只找到他的尸体。”

“是我对不起子高。”

申慧无奈地闭上眼睛,这件事情不论是他还是栗谭,两人都太大意了,谁又能想到苏毅竟然是真的以身入局,不顾自己的安危做此等危险之事。

“前线五万大军,仅仅撤回来一万多,其中有超一半士兵被火烧伤,严重者不下千人。”

这次真的是晋军败了,甚至如果申慧再激进一点,将剩下的十万大军全部压上去,后果恐怕会更严重。

郝珞清楚这撤回来的一万多士兵,基本上全部废了,甚至因为这场大火,整个方州军团的士气都将降到最低点,数年难以恢复。

“副都督已经命人加大隔离带的挖掘,我军全部撤回散关以北,在清点完人员物资之后,全军开始撤退。另外...”

郝珞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继续说道:“神州军团方面除了迟将军带领两万士兵在此养伤,荣将军已经带领大部队开始返回晋州。”

也就是说这一战的消息很快就会呈报给朝廷,甚至还有荣治这个人在朝堂上亲身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答题:从始皇开始
答题:从始皇开始
关于答题:从始皇开始:有一天,方块闲着没事儿干创造了一个空间,然后从始皇开始降临,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始皇]什么朕的大秦二世就亡了![刘邦]什么,始皇帝![王莽]我又穿越了?
妖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关于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在某团工作的齐润被飙车的富二代送去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阴差阳错加入了黄巾军,继续他穿黄袍带黄盔的日子。三国,黄巾,历史向,无系统,不降智,人民史观,底层起步,前期慢热,非爽文,如果你是真正喜欢三国,懂历史的,并且恰好是的粉丝,那不妨耐心的看一下,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月样般的彤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关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五边形战士,无系统。不是,方天画戟怎么在我手?吕布呢?貂蝉姐姐呢?还好都在。报告,曹操来合作…报告,刘备把孙权的脑袋带来合作…不是,司马懿来干什么?张羽泡着茶品着…
卷心菜投篮手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关于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单女主、系统、历史、争霸】开局老婆身份曝光,老婆二哥看不起我一个酒馆老板。是谁,给你的胆子?敢看不起,我这个拥有系统的穿越者。随着云泽的身份,一个又一个的暴露。众人惊呼:你怎么不早说,你说了,我哪敢挑衅你....
冷汤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