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唐风华录

第90章 长安中心小学

朝堂之上,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满面红光,他的声音洪亮且充满赞赏:“诸位爱卿,今日朕要着重夸赞李逸。

他所推行的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实乃功在千秋!这两项技艺让书籍不再昂贵难求,我大唐的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此等功绩,当铭记史册!”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李逸此功绩,确实非凡。

那造纸术造出的纸张,轻薄且坚韧,成本低廉。

而活字印刷术更是神奇,排版灵活,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如今我大唐上下,读书之风渐盛,皆赖李逸之功。”

魏征也微微点头,捋着胡须道:“陛下,李逸所为,乃是为大唐的长远发展奠定根基。

有了这两项技艺,知识的传播不再受限,我大唐人才必将辈出。

陛下,臣以为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播,更是大唐国运昌盛之关键。

正如水能载舟,这文化知识便是那载舟之水,可助大唐这艘巨舟行得更远更稳。”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深邃:“魏爱卿所言极是。朕也深知文化之重要,然朕亦担忧国力是否能长久支撑。”

魏征正色道:“陛下,此乃高瞻远瞩之举。

虽眼下或有耗费,但长远来看,所培养之人才可为大唐创造无尽之财富与繁荣。

就如植树,当下浇水施肥,日后必成参天大树,福泽后世。”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朝堂之上一片赞誉之声。

李逸站出来,目光坚定地说道:“陛下臣建议成立大唐中心小学,开启大唐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让大唐所有适龄念及的孩子读书,如此一来,可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大唐孩童的心中。”

宋国公萧瑀皱起眉头,高声反对道:“陛下,此议不妥。

这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实乃消耗国本之举。

如今大唐虽繁荣,但资源有限,不可行此耗费巨大之事。”

申国公高士廉也跟着说道:“陛下,萧瑀大人所言极是。

兴办学校容易,但后续的师资、书本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难以承受。”

李逸并未退缩,他据理力争:“陛下,两位大人只看到了眼前的投入,却未看到长远的收益。

如今大唐虽有繁荣之象,但若无大量的人才支撑,如何能长久?教育乃百年大计,不可因一时之难而放弃。”

长孙无忌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在长安建立试点。

长安乃是我大唐的中心,资源丰富,若能在此地成功推行,可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杜如晦也点头赞同:“陛下,长孙大人所言极是。

我们可以先在长安选拔优秀的教书先生,集中资源,先将这所学校办好。

若成效显着,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李世民听后,微微点头:“此提议甚好,那就先在长安建立试点。”

李世民看着李逸,郑重地说道:“李逸,你对教育之事如此热忱,又有远见卓识,朕就封你为长安中心小学校长,望你不负朕望,将这所学校办好。”

李逸跪地谢恩:“陛下圣恩,臣定当竭尽全力,将长安中心小学办成我大唐的教育典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关于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春秋末期,一个礼崩乐坏、波澜壮阔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生灵涂炭。晋楚争霸,吴越、楚吴、齐吴之间战事不断。卧薪尝胆的典故,十大名剑的传闻,干将莫邪的传说,孔子、老子等先贤崭露头角,工匠祖师—鲁班、铸剑鼻祖—欧冶子大显身手,成就属于自已的一份传奇。江南农村小子魏晨宇情场失意,在云南旅游散心时,为解救身陷被缅北诈骗集团挟持的同胞,不幸中弹身亡,灵魂遁入地府。为了拯救
枫溪居士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关于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崔祁最初穿越到修仙界,苦修百年终成一代剑仙,而后他又穿了,这次居然是列国争霸的世界,他不禁仰天长叹。
三七花园
平原大时代
平原大时代
关于平原大时代:没有英雄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英雄。淮海大平原上一群可爱的人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时代里,敢爱敢恨,敢试敢闯,在官路、情路、财路和人生路上,被裹挟着,选择着,挣扎着,努力着。演绎了百态社会和苦辣人生。
栋梁A
我只想当废物王爷,你偏来惹我?
我只想当废物王爷,你偏来惹我?
关于我只想当废物王爷,你偏来惹我?:穿越成为大周朝九殿下,顶着个废物的头衔,然而苏宇的脑海却始终有个问题在萦绕,到底是安安心心当他这个逍遥王爷,还是尝试着去努力争一争这个天下?
当年秋风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
关于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林峰穿越至大启王朝,成了第一门阀镇国侯的嫡长子。然而一场变故将他推向深渊:十八年前,启国政变,京都血流成河。林家为保护家族传承,将三岁的林峰送至敌国为质,饱尝艰难岁月,忍辱负重十八年,终日盼望归家。但没想到,回来后却被暗算陷害、剥夺侯位,由弟弟继承!父亲冷待,弟弟构陷,未婚妻退婚,林峰幡然醒悟,毅然决绝离开林家。自此,真龙一朝破海而出,天翻地覆。诗词歌赋惊才绝艳
一叶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