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三百八十三章 雁门局势(上)

当李高迁望眼欲穿的等到李善下关,话还没说两句,就被李善推开,后者自顾自开始查看地上的伤员,先进行大略的查看。

轻伤、踩踏骨折之类的伤员全都第一时间诊治,这是没办法的事,这类的伤员痊愈的几率最大,那种腹部中箭,或者被踩踏导致脏器大出血的伤员,李善有可能救回来,但更多的可能是无济于事。

在这样的时代,急诊救援,第一准则永远都是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随后出关的马周看着李善健步如飞,高声指挥,再看看一旁的李高迁,踱步过去,行礼道:“郡公。”

“呃……马……马……”

“在下马周。”马周轻声道:“虽名扬天下,诗才盖世,但每逢此刻,怀仁以医者自居,还请郡公勿怪。”

李高迁挤出一个极为勉强的笑容,“人如其名,人如其名……”

马周在心里叹了口气,在他的认知里,李善是个有侠义心的青年,此次李高迁弃军而逃,使代州、朔州局面崩坏,但此人又和李善合作分利,甚至站在同一立场制衡刘世让……

马周在心里琢磨……李善会怎么处置与李高迁的关系呢?

手撑着膝盖直起腰,李善抬头看见如血夕阳已经半落,伤员都经过护兵急救送回了关内,伤重者在关内另外选地方安置……这些人大部分都无法活下来。

李善也不会将不多的医疗资源用在他们身上……谁知道明天,后天,再后天,还会不会有败兵逃回雁门关。

直到明月悬于高空,李善才找到至今还失魂落魄的李高迁。

“郡公。”

“什么郡公?”李高迁头都不抬,“左武卫大将军、江夏郡公、雁门守将……”

李善默然,一战葬送万余唐军,使得朔州、代州形式急转直下,就算李高迁曾是李渊旧人,也难逃除爵罢官的下场。

随即李善劝道:“未必如此,他日或能复起。”

有这个可能吗?

的确有。

马周就是以这个理由劝说李善,任由李高迁、刘世让掰扯去,自己不要涉身其中,更不要对李高迁落井下石。

什么理由?

武德元年,李渊登基后不久公布了一份名单,太原元谋功臣,一共十七人。

秦王李世民居首,如今的尚书左仆射裴寂次之,已死的刘文静排名第三,后面大都是贞观年间的名臣,如柴绍、唐俭、刘弘基、长孙顺德,而李高迁排名第十六位。

裴寂、刘文静先后对阵薛举、刘武周兵败,遭罢官削爵,但不久后就得以起复……同为太原元谋功臣,李高迁理应也有这个资格。

而且李高迁依附太子,是东宫在外不多的领兵大将,李建成不太可能就此放弃。

“五日前,某探听苑君璋有意南下,派人送信给郡公,同时也送到崞县刘世让处。”李善压下内心复杂的情绪,低声道:“昨日一早,知晓数万突厥骑兵南下,即刻启程往崞县……不料刘世让已……”

“三日前,刘世让传令雁门守军出塞援马邑。”李高迁目光闪烁,“前日午后再次传令,直到昨日某不得已出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
三国之风起扬州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关于三国之风起扬州: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三国鼎立的壮阔历史画卷中,主角横空出世,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一段超越时代的争霸传奇。张固,本是现代世界的一名普通青年,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面对即将崩溃的汉室、割据一方的诸侯、以及蠢蠢欲动的外族,张固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超前的知识,逐步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兜兜闹不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