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援

武德三年,圣人李渊令秦王李世民率军讨伐王世充,设陕东道大行台,以尚书省统之,李世民兼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虽然知晓自己这个次子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但毕竟才二十出头,而且和之前不同,这是一次双方兵力超过三十万的大战……在虎牢关一战之后,李渊肯定很后悔自己的嘴贱。因为在李世民统军南下之前,李渊如此说……黄河之南皆为陕东道。谁能想得到李世民只花费了不到一年时间,从容击败郑夏联军,生擒窦建德、王世充。所以,李渊才会急匆匆的将李世民召回长安,并让李孝恭统军经略江南、剑南、岭南。不能让老二再打下去了,否则朕屁股下面这个皇位都坐不稳了……这应该是藏在李渊内心深处的实话。自那之后,李渊下定决心闲置次子……可惜刘黑闼太猛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没追击刘黑闼……算是有心了。但年初洛水大捷之后,圣人立召李世民回京,再到刘黑闼复起,却只肯用齐王李元吉。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在年初征伐河北之后,刻意的将麾下多位将领留在了河北道各州为总管,除了北边的定州总管双士洛之外,其余的都靠近南侧。换句话说,基本都在黄河边……连成了一大片,紧紧靠住了陕东道。陕东道以卫州、相州、魏州为跳板,秦王一脉渐渐将势力范围拓展到了河北道。这就是齐王李元吉顿足不前的原因,对此,陕东道大行台的官员自然是心里有数。洛阳城内。因事务繁杂而劳累过度屈突通两鬓花白,眉头紧锁,他虽是前隋重将,但降唐之后颇受重用,几次大战都是李世民的副手,洛阳大战后他奉命留守洛阳,后以右仆射之名执掌陕东道。“回来了。”屈突通看见于志宁进门,笑着招呼了声,“齐王依旧不动?”“那是自然。”一旁的韩良用嘲讽的口吻说:“河北道尚未全数沦陷,齐王何以发兵?”这显然是在说河北道还没沦陷的那几个州府……都是秦王一脉。于志宁看似温文儒雅,实则很是尖酸刻薄,“若是河北道全数沦陷,齐王当据关而守。”屈突通忍不住笑了笑,这是很可能发生的事,若是河北全境沦陷,齐王绝对不敢出兵,又不能灰溜溜回关中,那只能据关而守……守着虎牢关。茶童奉茶上来,三人分席而坐,随口聊起这些时日各事。陕东道依制设尚书令一人,是李世民兼任,仆射一人,即屈突通。年初吏部尚书殷开山病逝,导致东宫突然向陕东道发难,将郑守义塞进了陕东道任吏部尚书,又试图升任尚书左丞。为此,李世民先将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送去了陕东道,本职是度支郎中,却兼任尚书右丞。不久前,突厥罢兵言和,李世民立即将麾下心腹幕僚韩良送到了陕东道,任户部尚书兼尚书右丞。屈突通、韩良、于志宁都是李世民的绝对铁杆,也是李世民在地方上的最重要棋子,三人都是秦王府出身,私交本就不错,如今共襄大业,更是精诚合作。“说起来,此次去武陵,倒是遇见一人。”于志宁突然想起前日那事,笑道:“此人算学精深,曾挫败郑家子弟,料理粮草诸事,奇思妙想,环环相扣,颇有手段。”“武陵?”韩良犹豫道:“齐王府?东宫?”“非齐王府,亦非东宫。”于志宁手捋长须,“已然探问过了,此人祖籍陇西郡成纪县,尚未满弱冠之年,称长安令李乾佑为世叔,随其从军打理账目而已。”“李乾佑……齐王府主簿。”韩良对世家子弟关系极为熟悉,“陇西李氏丹阳房子弟?”“对了,李乾佑兄长李客师随殿下多年。”“李药师还在抚平江南。”“殿下使吾等坐镇洛阳,无非是接纳四方英杰,襄助殿下。”屈突通突然道:“如此人物,理应笼络。”于志宁轻笑一声,他自然明白其中关卡。如今河北那边打的天崩地裂,陕东道这边风平浪静……但也是一封信一封信去京城,两边已经斗成乌鸡眼了。屈突通对齐王的不满已经臻至顶峰,自己是两朝老臣,功勋卓着,即使是秦王也礼遇有加,而齐王……去年洛阳大战,名义上是齐王围困洛阳,但实际上是屈突通领军,但李元吉自作主张,结果导致大将卢君愕战死。这次更过分,刘黑闼大军压境,屈突通两次去信,李元吉连回信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屈突通自然看齐王很不顺眼,想了想后他有点不放心,“此人姓甚名谁,确有才干?”这是怕李元吉感觉不到痛呢,于志宁翻了个白眼,“确有才华,李善。”“李善?”韩良脱口而出,“东山寺李善?”“什么东山寺?”“噢噢,对了,前几日客师来信,李善的确是随长安令入军打理账目。”韩良啧啧道:“此人虽祖籍陇西成纪,但非陇西李氏,不过和丹阳房来往过密。”“此人去岁曾挫败杜克明,几度得殿下盛赞,辅机言此人如未入囊中的锥。”“心思颇深,又有手腕,更兼文武双全,尉迟敬德家大郎在他面前走不过三个照面。”屈突通和于志宁听得面面相觑,一时都说不出话来,论在秦王府的地位,论与秦王的亲疏远近,他们都无法和长孙无忌、杜如晦相提并论。韩良是一个月前才由天策府从事郎转任陕东道尚书右丞,他也是李世民心腹,李善的传闻早就听得满耳朵了。“不到一年,名声鹊起……”于志宁啧啧两声,“真能折腾啊!”这个时代,早早扬名的世家子弟多了,但要么是勤学苦练,要么是以孝道、义举扬名,只要大人物出口一赞……这就算是年少成名了。这也是世家大族扬名的主要手段,如越国公杨素赞过两人,一个李密,一个李靖,都算是名扬天下,但实际上杨素赞过的世家子弟多呢!但像李善这种……不是靠互相吹捧,而是实实在在以行事做派打出名声的就少了。所以于志宁才有了那句“真能折腾啊。”“殿下赞许,为何未入秦王府,反而……”屈突通久历宦海,缓缓道:“此人到底是何来历?”顿了顿,屈突通补充道:“殿下必然知晓,先不管此人……”“对了,昨日辅机来信,信中提及,河北战事不利,殿下忧心忡忡,还曾经提到过李善。”屈突通摸了摸嘴边浓密的胡须,心想倒是要找个机会见识一二。这时候,外面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亲卫在门外高呼,“邢州来信。”于志宁霍然起身,抢过信件,查看火漆后拆开,一目十行,“淮阳王、史万宝联名,邢州、翼州粮草不济。”韩良拍案而起,“齐王在弄什么鬼?!”

try{ggauto();} catch(ex){}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家有个电饭锅
关于我家有个电饭锅:王小川靠着一口电饭锅穿越连通两个世界。在这里,剑指洛杉矶,脚踩英吉利,平掉大洋洲,狩猎贝加尔。通通都要做我大唐的殖民地。大夏,一个和隋末高度契合的世界。在这里李世民是我哥们,平阳公主是我老婆。没事咱们还能回现代社会刷把存在感。妥妥的人生巅峰啊。
退休老干部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关于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李彻穿越大庆王朝,成为皇帝最不受宠的皇子。太子诬陷他,皇帝冷眼旁观,堂堂皇子被逼的当众撞柱自杀!天崩开局,又被封到关外东北,李彻却丝毫不慌。他人眼中的苦寒贫瘠之地,其实富含各种矿产资源,拥有全国最优质黑土地和养马地。东北寒冷?无法耕种?我一季的收获,够大庆全国吃上三年的!东北偏僻?难以发展?煤炭、炼铁厂、水泥路、火药厂......我奉国的科技领先你们几百年!东北
橡皮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