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第118章 酒后胡言

李冶见到殷无咎真有本事登船,她不禁感到佩服道:“看来夏公子家世显贵,我观你言行举止确实像个武夫,你该不会是勋爵贵族吧?”

“你猜对啦!”

殷无咎厚着脸皮继续撒谎。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耳边传来歇斯底里的埋怨声。

“陛下真是不公啊,我父亲为大夏朝廷殚精竭虑,可他放任郑相如害死我爹,甚至还把他委任为侍中令。”

殷无咎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他循着声音望去发现这人竟是韩国公郑彧。

郑彧喝得酩酊大醉开始胡说八道,竟把内心恨意全说出来,这可把周围官员吓得够呛。

尤其郑彧声称郑相如害死自家父亲,这件事情在所有人内心掀起巨大波澜。

郑彧之父乃是郑虔,他跟李萼两人联合组建朝廷百官,现在很多官员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以及亲信朋党。

随着郑虔驾鹤西归寿终正寝,其子郑彧继承韩国公爵位。

可是郑虔在寿终正寝前早已辞官回乡,并且大力举荐郑相如接任侍中令,为此他的儿子郑彧没有捞到任何权力,顶多就是一个韩国公的爵位而已。

“国公这是喝醉酒啦!”

“是啊,侍中令乃是郑老亲自举荐,他怎么可能会害死郑老呢。”

“刚才国公只是一不留神说错了话……罚酒一杯……罚酒一杯……罚酒一杯……”

一大堆荥阳郑氏的官员们赶紧帮腔想要糊弄过去。

结果郑彧酒后发疯踹翻酒桌,他站起身来步态摇摇晃晃,好像随时都要跌倒一样,连同眼神跟着迷离不清,嘴上骂骂咧咧大声喊道:“你们这帮吃里扒外的畜生,若非我父亲提拔你们,尔等焉能有今日荣华富贵?”

众人听到这话顿时不爽起来。

“韩国公,郑老乃是寿终正寝,这也是郑老亲自写信跟我们说的!”

“郑老这一辈子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你可莫要辱没他的名声啊!”

“是啊,这不利于团结的话千万不要说,为了荥阳郑氏也不能搞窝里斗啊!”

郑彧瞬间气得恼羞成怒,他面目狰狞怒吼道:“我就知道你们这帮吃里扒外的畜生想要投靠郑相如,他家迁往冀州景城郡已经过去上百年,这他妈还算哪门子的荥阳郑氏?无非就是你们想要攀附郑相如!”

东昌亭伯徐正南赶紧吩咐船家找个地方靠岸,没想到他刚好瞥到角落上的殷无咎,双方眼睛互相对视。

在这一刻,徐正南顿时汗流浃背起来,他吓得快要说不出话来。

殷无咎倒是听得津津有味,郑彧则是酒后胡言大放厥词。

一大堆舞姬妓女纷纷捂上耳朵不敢再听,她们早已吓得聚集在殷无咎身边。

全场上下只有殷无咎这桌子人临危不乱,越来越多的舞姬妓女躲到他这里。

李冶脸色苍白感到情况不妙,她已经急得满脸通红,双手紧握冷汗涔涔,急忙对着殷无咎低声说道:“夏公子,我们必须快点找个理由进行脱身,不然的话,难保他们不会想要杀人灭口。”

这话一出,殷无咎同样跟着脸色大变,他伸手朝着徐正南打起招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关于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终于实现躺平时,夏温娄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古代。事先声明,他一点都不想穿越。何况还是在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孩儿身上,所有的辛苦努力通通归零。更糟心的是一来就有一推烂摊子要收拾。恋爱脑的娘,虎毒要食子的爹,吃奶的弟弟,压根不是人过的日子。一顿操作猛如虎,跟渣爹脱离了父子关系,娘也正常了,便宜弟弟还挺讨喜。凑合着过吧。拜师父、考科举、入仕途。小日子
九月醉影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关于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武松被嫂嫂调戏,郁闷之下喝了个酩酊大醉,醒来竟然变成了嫂嫂潘金莲!王婆:大官人放心,老身的计谋,犹如孙武子捉女兵,十捉九着。西门庆:求干娘快快做成小人。(穿越从第6章开始,不想看铺垫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6章开始阅读)
北山智叟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关于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朱棣,你死到临头了,洪武皇帝很快便会下旨,立皇孙朱允炆为太孙。等朱允炆即位,必然会削藩夺爵,你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宗室藩王难逃一死!国赖长君,这大明江山唯有托付于你,方才可傲立于世界之巅。暗中蛰伏,积蓄力量,待到洪武皇帝病重,你便可亲率边军杀入南京请安,让洪武皇帝改立你为太子。燕王,这帽子的颜色不适合你,我送你一顶白色的。锦衣卫诏狱中,洪武大帝听闻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
柯久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关于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一个小子带着系统闯入红楼,本以为是个普通世界,结果接触到了文气从此踏入修行之路.儒家的以德服人,可为什么没人告诉他德居然是一把剑的名字.各学说的修行各不相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本以为撒豆成兵是传说,没想到他真看到了.而他在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是碌碌无为,还是轰轰烈烈.(第一次写简介,不知道怎么写,本书多女主,但不是圣母,有自己的规划)追求逻辑合理性.
农历二月十二
我乃边军一小卒
我乃边军一小卒
关于我乃边军一小卒:乾,大历十三年,秋末。大太监魏忠祸乱朝政,三路藩王进京勤王,实则各有算计。至冬至,金军犯边,大乾镇北军和金军在辽东白龙山一场大战,惨败!五万将士血洒疆场。大历王朝内外交困,大厦将倾!于此同时,刘根穿越战场,推开身上死尸,在尸山血海中爬了起来,一刀便砍下一个金军鞑子的头颅!
六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