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逐鹿天下

第286章 目光短浅的文人

“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后灭亡高昌国,唐太宗以其地设立西州,按照中原大地的方式统治,全面推行唐朝制度,然而却遭到魏征和褚遂良等人的极力反对。”

“魏征和褚遂良皆为迂腐之人,唐太宗以吊民伐罪的名义出兵讨伐高昌国,他们两人竟然认为不应该占领高昌国,只为展现所谓的大唐胸襟。”

“尤其魏征便是典型的文人误国,他劝谏唐太宗不要在高昌设立西州派兵驻守,还说西州距离中原过于遥远,如若长安需要勤王之师前来救驾,西州军队根本无法赶来帮忙。”

“事实证明魏征确实目光短浅,要不是唐太宗生前极力在高昌国设立西州,一步一个脚印开拓西域,残唐势力岂能苟活到现在?”

薛涛有些不服气追问道:“姑且算他魏征目光短浅,那么武周宰相狄仁杰又是怎么回事?”

秦玉卿摇了摇头苦笑道:“狄仁杰比起魏征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曾经给女皇武则天上了一道奏疏名为《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奏请废弃安西四镇,舍弃敦煌以西数千里的广大土地,还希望把辽东地区的安东都护府一并舍弃,节省军费充实国库。”

“幸好五姓七望之一清河崔氏的崔融及时上奏名为《请不拨四镇议》的奏疏,女皇武则天这才没有听信狄仁杰的祸国殃民之疏,更没有舍弃掉王孝杰好不容易收复到手的安西四镇,”

“虽然我也是出自寒门庶族,可我从来不护短,有些出身寒门的大臣确实过于鼠目寸光,我都不知道魏征和狄仁杰他们两人到底是怎么坐上宰相之位。”

这话一出,薛涛忽然觉得怎么跟史论典籍相差那么悬殊,不是说魏征和狄仁杰他们两人都是古今少有的贤臣良相吗?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呢?”

薛涛想要从秦玉卿这里得到答案。

秦玉卿倒也知道怎么回事,她也是从科举选拔上来的官员,随即唉声叹气解释道:“文臣和武将向来不合,究其原因在于武将随时都能替代文臣处理政务,文臣却无法替代武将外出打仗。”

“人终归是有私心的,哪怕他是贤臣良相,说句不好听的话便是屁股决定脑袋,尤其是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这种思想对立会变得更加严重。”

“很多科举进士老早就看不起武将,认为他们没有知识根本不配为官,殊不知这天下乃是武将们打下来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打下江山。”

“他们私下常常大放厥词,说这天下既然已经太平,军功入仕的武将们也该腾位置滚蛋啦,接下来治理天下就要交给这些文人。”

“我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陛下倒是曾经说过,这科举考试有时候能选出贤臣良相,有时候也能让一群青蛙聚在一起互相印证一个事情,这天果然只有井口那么大。”

话音刚落,殷景阳不由自主大笑出声:“哈哈哈哈……皇爷爷还是那么爱说笑话……”

薛涛同样跟着抿嘴憋笑,她顿时觉得这群文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
关于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穿越东汉末年,成了刘备的长子,觉醒皇帝养成系统后,因为怕死,所以把武力值点满了。开局计破曹操,收服吕布集团,张绣集团。后来,吕布看着年仅十四岁就追着几万大军猛打的小孩,傻眼了……你管这叫十四岁?
圣人云人生都是浮云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关于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江湖多风雨,一笑泯恩仇。清末民初,社会面临革新。李一剑,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大侠。他本是一名宫廷武士,后被奸臣陷害,遭到追杀,成为独臂大侠。路遇王玉娟,与其成为伴侣,并一起开设武馆的故事。
5月花季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关于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萧宁穿越成为一个闲散王爷,本想悠闲的过一辈子。却不曾想没有留后的老皇帝驾鹤西去,他突然接到诏命,继承皇位!作为一个人尽皆知的荒淫无道、玩世不恭的废柴子弟。萧宁入朝堂之后,天下人才猛然惊醒!这个小王爷,似乎并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他是天下三大剑庄之一落剑山庄的领剑人!是天机山公子榜榜首的夜面郎君!是大尧盗帅,琼州月下回!是天机山之上,预测的未来百年会以一己
长工绝剑
策马大明
策马大明
关于策马大明: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英雄血!大明崇祯四年四月初,青州东大营,多了一名新兵……捐躯报家国,虽九死犹不悔!
纸花船
铁蹄哀明
铁蹄哀明
关于铁蹄哀明:穿越被俘为包衣?看我如何苟着炮决了努尔哈赤!天崩开局,还让我拐了个娇滴滴的女鞑子,让蛮横的她俯首帖耳,回中原前还顺手干掉了大酋,你们说厉害不?皇太极,你知道你的汗位是怎么来的不?袁崇焕,你什么档次敢和我叫唤?李自成,这仗可不行这么打啊!郑芝龙,你听我的,海盗得这么当!皇上,我这人胆小,养些重骑,造些大炮也很合理吧!本书又名
山月怎知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