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

第355章 国旗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一面代表国家的旗帜。

朱祁钰的提议让不少大臣愣住。

若说能代表大明的旗帜,不得不说是那红边黄底明字旗了,大多数边镇都插着。

没有明确国家概念,自然谈不上这些。

国指疆域,中国的概念,现在和西域差不多。

大曰邦,小曰国。

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

这些老旧的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在西方,对于种族的划分已经开始,而其中,便存在着国家的概念。

佩戴犹太徽章的犹太人,便是十三世纪英国对于人形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划分。

在他们眼里,人形动物和猿猴猩猩差不多,并非同类。

如此,他们便能顺理成章的实施种族灭绝。

“诸卿,大明有军旗、龙纛,可却没有一面代表国家之旗帜,这不行。”

为了未来能顺利插旗,大明需要一面旗帜,其所代表的,便是大明帝国。

“陛下,明字旗也不行吗?”

于谦出列,身在军伍之中,各部各营都有旗帜,为的就是方便将领指挥作战,但国家旗帜,见多的便是明字旗。

“为国之表,若是于卿觉得,明字旗足够的话,当然可以以明字旗为国旗。”

朱祁钰淡淡说道,赋予国旗意义的不是图案,而是国家。

比如髪国的三色旗,后世能代表髪国的,那当然是占据中间的白色部分。

“朕欲下诏,征集国旗形制、图案、寓意,士农工商皆可参与,当选者,入册纪念,奖励五百两银。”

朱祁钰没等于谦开口,就直接说道。

既然觉得明字旗可以,那可以用明字旗投稿,反正一切草创之下,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可当朱祁钰说完,朝臣们便意识到了这事情的关键所在。

以圣人对于国旗的阐述,那国旗的设计者,是何等的荣耀?

“陛下,那往后明字旗是否替更为新国旗?”

陈镒出班好奇问道。

朱祁钰点点头:“自然是如此,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凡悬挂国旗之处,皆为我大明领土,反之亦然。”

汉宣帝立的是碑,而朱祁钰要的是插旗。

陈镒愣住了,他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可是圣人却衍生多余的回答。

大明的兵锋正在铁与血中凝炼,气吞山河的回答,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只会认为皇帝是一个好战份子。

可是这么一个好战份子,却让京城在极短时间内恢复生气,着实让那些人纠结。

“那朝臣也可以参与吗?”

顿了下,陈镒不再多想,继续问道。

“可,但参与者,不得评判。”

朱祁钰微微颔首,对于喜欢声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朱祁钰自然不能让他们既当选手又当裁判。

底下的朝臣相互对视,圣人现在基本不提议题了,朝臣在治理上的问题,多会被推给内阁大臣商议,圣人最多是说些见解,处理问题的,还得是阁老们。

这又何曾不是一种无为而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关于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所有国家历史一起断层,神州没有全断,但只记了屈辱史。扮演古人,走进历史,或还原历史,或弥补遗憾。我曾扮演过安国少季,为大汉出使南越,见到了那位系??请缨的少年英杰终军,也见了风情万种的南越太后。也曾扮演王勃,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在腾王阁留下了。曾扮演傅介子,杀楼兰王,以其血作诗,悬其首于北阙也曾扮唐俭,出使突厥,后不惜以改变历史的代价,
叶落潇湘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关于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开局一个小山寨,身怀三国全战系统,劫掠银子就能召唤三国猛将雄兵。从此刘威立大汉,平异族,问鼎中原,使日月山河皆为汉土!
摸笔校尉
穿越大乾当王爷
穿越大乾当王爷
关于穿越大乾当王爷:21世纪的男废材,穿越到大乾他努力的想苟下去,结果先封大乾第一异姓王,他怕帝王猜忌,努力苟住,却一步步的苟成大乾首富,大乾内阁的第一位王大臣,成了大乾护国柱石,大乾的托孤大臣。他说他要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器晚成的王冬冬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关于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皇甫冲肝颤道:这,这些千古大帝是我的对手?系统:才开始呢,这就怂啦?你没收到罗马皇帝凯撒的诏令吗,他说条条大路归罗马;你没看见科西嘉的怪物拿破仑正在前往忠诚于他的巴黎吗;你不知道叶卡捷琳娜女皇已在莫斯科登基,虎视欧亚吗?还有日不落女王、奥斯曼苏丹皇甫冲:我,我能投哦不,能求和不?系统:可以啊,我很好说话的,怂包直接抹杀了换新的宿主就行。皇甫
山城月半轮
娇小玲珑的芈瑶
娇小玲珑的芈瑶
关于娇小玲珑的芈瑶:齐惠公在位,齐国暗流涌动。娇小玲珑的公主芈瑶,身负振兴母族使命,聪慧机敏远超常人。她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凭借玲珑心思洞察人心、破局解困。从宫廷内闱争斗到对外邦交谋略,芈瑶步步为营,巧用自身优势,辅佐父王稳定朝政,与一众贤臣良将共绘齐国新蓝图。跟随她的脚步,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见证小人物撬动大乾坤的传奇之路。
墨隐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