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了,冬天寒冷不适合交战就算了,为什么春天暖和了也不能打仗呢?这就和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国情有关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古代几千年都是农耕社会,特别是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古人不管干什么事都要讲究个“不违农时”!
众所周知,打仗可不仅仅只靠着前线作战的几万人,几万人的背后还有至少一半,甚至一倍的后勤队伍呢!这些后勤人员多是普通农人、百姓、也有许多上了年纪、受过伤退至二线的士卒。这些后勤人员可不是职业士卒,他们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军饷的,往往还需要靠着种地养活一家人。
农耕需要大量人力来工作,所以大部分农夫、百姓在春天都会投入到播种的行列,也就会导致前线大军的后勤队伍人数骤减,特别是袁绍这般长途作战的,后勤人员骤减,就会导致粮草、辎重什么的难以及时供应,这对前线战斗的将士们来说就像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引爆,伤到自己!
所以古往今来,各方势力一般都不会选择在冬天初春时候作战,性价比太低,非常划不来。当然,不再是季节作战只是一般情况下,若是特殊情况,不打就会被灭亡,那肯定没得说,再冷的天也要干下去!
曹操和袁绍作为现阶段的战胜方,自然也不会跟大自然和古往今来的规律过不去。特别是还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的袁绍,自然是最先偃旗息鼓的一方。
袁绍下令让颜良率军驻扎安定郡,准备等到明年暖和再出兵彻底拿下安定郡,鲸吞雍州北部;同时让文丑率军驻扎在北地郡,这里驻军的意义是方便支援,不管是铄阳的张合,还是北地的颜良,距离都差不多。张合和高览则是继续率军驻扎在铄阳,等到明年再看曹操行动一起拿下长安。
不过,曹魏方面就是稍微有些被动了,曹魏撤退的原因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有一大原因就是后院失火——由于南阳战场的失利,曹操不得已将许都大军全部派遣到南阳,来抵抗锋芒正盛的陈庆之和他的白袍军。
这一下子,就导致许都空虚,被袁术钻了空子。虽然曹操御驾亲征已经带着许都最后的精锐——虎卫军,还有在此战中大放异彩的高宠成功击退了张辽,还算得上是有惊无险。
但是呢,这个消息可是将曹魏诸位领兵出去的大将吓得一身冷汗!试想一下,你领兵在外,国都被人偷袭了,皇帝也可能有危险,满朝文武以及自己的家眷都有可能危险,这搁谁谁能不害怕啊?
于是,本来在洛阳驻军的曹魏大将军夏侯惇立刻率军折返奔赴许都!于公,他是魏国的大将军,国都有难,他手里刚好还有一部分兵马,怎么可能坐视不管呢?于私,他是曹操的堂兄,自己又是最受曹操信任的本族将领,他不回去谁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