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五百多的骑兵,都能够称得上骑兵团了吧?你一个小小的县大队养一个骑兵团?想干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明明好像很生气的旅长,廖峰却莫名地从中听出了几分怨念。
“打鬼子呀。咱们不都是为了个这儿嘛。”
廖峰如是说道。
这年头别说是一个大队养一个骑兵团,在整体扩军的战争需求下,李云龙一个团硬生生扩出一个师的兵力不也没人说什么马吗?
之前搞“实战演训”的小动作已经过关,兵工厂的事儿也已经转到明面儿,再加上一事不二罚的原则。这一个骑兵团的事儿廖峰还真就不在意。
旅长自然也清楚这些,但是见着这一个骑兵团的马匹确实眼馋,可是又属实不好意思当着自己老下属、“老受害者”的面前故伎重施。
而且之前还是自己拿着“擅自调动部队”这由头腆着脸硬“夺”来的。这次可没由头了,要是强取豪夺的话,万一这个惹祸精起了心思,那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当然,李云龙如果此刻能知道旅长的想法,肯定是大呼冤枉。此时李云龙心里想的当然是旅长快快动手,届时你拿三分之二和之前的凑一个团,我拿剩下的三分之后正好凑一个营。县大队的弟兄养一个骑兵连也够排场了。
只可惜,旅长平日里熟知的老下属,在此刻却没能和自己达成默契。于是乎,只好“咬牙切齿”地说:“你继续。”
廖峰眼见过关,继续说道:“诚然,两个中队外加一个骑兵中队的兵力难以歼灭敌人。但是依靠伏击的突然性,以及事先构筑的工事,加之妥当的配置,已经足够有效杀伤敌人,并完成阻援的任务。”
“而且,虽说事先由于战略要求,使得我军与敌人形成对峙局面。但是显然,根据当前态势来看,敌人在脱离县城和交通枢纽与我军的对峙是难以长期进行的。而且由于鬼子不仅需要对付我军,还需要对付阎老西儿的晋绥军。所以,僵持之下我军等到援军的概率要远比敌军要大。”
“敌军不仅无法快速地达成解围平安县城的目的,甚至还会有陷入我军的包围,葬送自己的可能。届时尽管有上级强令,对方也必然不会发挥自己全部战力死磕我部。”
旅长点了点头,看得出来他肯定了廖峰的部分说法,但是此刻身处敌军阵营自然担负着量敌从宽的职责:
“首先,虽然说在远离县城和交通要道的广大农村,我们的兵力是要占据一定优势的。但是一旦形成对峙局面,敌人凭借着汽车、摩托等载具依托公路在短时间内机动的速度,是我军无法媲美的。所以你说的包围敌军的构想是比较难实现的。”
“同时,你的一千余人左右的兵力,纵然有骑兵运动到后方去牵制敌人。但是战场上骑兵目标大,对手又是拥有重火力的鬼子,纵然牵制又能牵制多少?即便你提前构筑了工事,敌军兵力优于你,火力比你也只强不弱。你如何能保证挡住敌人?”
“要知道,一旦有了差池,包围在平安县的大部队就有倾覆的危险。”
‘果然,旅长没那么容易说服。’廖峰暗道。
正如之前所言,华夏军队在最初要想抵御住日军,需要上浮两个建制。
虽然这个数据是淞沪时期计量出来的。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华夏军队逐渐从战争中学习,从战争中成长,同时日军也开始走了下坡路。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淞沪时期,国府可是将自己的德械师也派了出去,同样也是当年的军队。
眼下你凭什么敢肯定以弱势兵力和提前构筑的工事就抵御住敌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