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诸葛乔就让王平端着《劝学》竹简,然后逐字逐句的给王平诵读。
反复诵读了一个时辰,这才停下。
王平内心感动不已。
除了刘备,诸葛乔是第二个器重王平才能的人。
刘备欣赏的是王平的忠义武勇,给王平官职和赏赐;诸葛乔同样欣赏王平的忠义武勇,教王平识字念书。
虽然教的只是简体字,但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其实是不重要的。
读书识字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思想,而不是去纠结具体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
秦前,诸国文字种类繁多,秦始皇觉得这样的文字不方便,就统一了文字。
这才有两汉以来,更辉煌的知识流传和继承。
同样。
诸葛乔的简体字,也是为了知识的流传和继承。
虽然现在只在小范围流传,但假以时日寻到合适的机会后,诸葛乔也会将这简体字推行。
繁体字不用禁止,可用于研究前人经典;而简体字便于推行,可用于普及民众教育。
相对于那复杂的繁体字,简体字的学习难度让王平也不由心中惊叹。
这一个时辰的时间,王平的识字数就已经过百了。
当然,这只是瞬间记忆的识字数,过了今天王平还能不能认得今日记住的百余字,就另谈了。
即便如此,王平的内心也是欣喜的。
以前军中的文吏也给王平诵读史汉诸纪传,但王平的识字数依旧不超过十个字。
“我王平,也能识字了!”
内心的欣喜,会增加人的自信,有了自信,学习的动力就会更甚。
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同样,这也是诸葛乔的目的。
王平的“自轻”,其根本原因是王平觉得自己是个文盲。
不读书不明理,所以对任何事都谨慎小心,生怕因为不懂而做错了。
谨慎小心不是错,但谨慎小心到怀疑自己就太过了。
想改变王平“自轻”的缺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王平读书识字明理。
“乔公子大恩,小将没齿难忘!”王平郑重的给诸葛乔行了个大礼。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诸葛乔教王平读书识字解惑明理,就等同于在当王平的老师了。
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王平不会因为没有师徒名分就觉得诸葛乔是应该教自己读书识字。
受了恩义,就必然要报恩回礼,这就是两汉义士的认知觉悟。
诸葛乔连忙扶起王平:“王将军勿要拘礼,我等都是为了左将军兴复汉室的大志而聚在一起。自当同心协力,彼此相扶。”
见诸葛乔虽然年少,但儒雅器量却远胜寻常士人,王平的内心更是钦佩:军师将军的长子,果然器量非凡。
诸葛乔又道:“王将军,你去换身常服,今夜随我同往君侯府,也让你见见君侯的风采。”
王平内心生怯:“乔公子,小将只是个小小的牙门将,还没资格见君侯。但小将可以随行护卫。”
诸葛乔见王平又不自信了,嘴角轻扬:“王将军,那可是万军中阵斩袁绍上将军颜良的汉寿亭侯,你真的不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