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342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正文卷第342章烟花三月下扬州最新网址:大宋宣和三年,三月初三,正是纸鸢节的日子。

但这天的东京城外,却没有一个平民百姓在游乐耍玩,天上哪怕半只纸鸢也无。

东京四城十二门铁蹄雷动,战鼓轰鸣,打着各色旗号的马步军,在短暂停留誓师之后,便开始有序地向南面开进,因为人数实在太多,直到下午才逐渐走完。

芝兰小筑,道君皇帝看着前方一名身形矮胖的宦官问道:“瞧得如何?”

宦官低声道:“官家,郓王带了十几个姬妾,各色物品玩意儿装了几大车,队伍走得最晚。”

道君皇帝皱了皱眉:“秦王呢?”

宦官道:“秦王亦带了一堆人走。”

道君皇帝好奇道:“也有女子?”

宦官小声道:“秦王带着赵元奴和她的丫鬟妈子,别的一些看起来像伶人,卑奴瞧见其中有个瘦小枯干似猴儿,跃走十分灵活,应当是戏台上表演艳段时的丑行当。”

道君皇帝想了想,这老二最近迷曲子,居然把伶人都带去,可这是打仗,如此作为也忒没章法,老三亦是没好在哪里,带那么多女子去两江,毫无奔赴战场的模样。

不过他还是长出了口气,心内暗暗盘算,西军加上京畿禁军,统共二十几万兵马,平定江南贼寇应不会有太大意外,就算难打,也总不至于败北亏输才是,毕竟西军身经百战,将卒都久负沙场经验。

想到此处他身体放松下来,对着矮胖宦官挥了挥手,这人退出门后张迪进来,瞧见他,道君皇帝忽地念起了李师师,他已有些时日没到樊楼,便打算今晚过去那边瞅瞅……

运河流水悠然,浅绿的水色,如绢的波光。

几艘大船刚刚从汴水进入运河,一时只见天地悠悠,四野开阔,举目向远。

大宋船舶发达,开封水路众多,又有黄河在旁,平日航船多见。

但这几艘却都是战船,战船虽然多布沿海,但京畿却也有十几艘,每日停泊各处河道,从未离过开封地界。

行驶在最中间的是艘大型战船,也是当下大宋最好的战船,十桅十帆一百三十幅,龙骨鲸架,就算是长江诸路,也没有这般战船。

似此种战船,整个大宋只有五艘,登州、通州、福州、雷州共四艘,剩下这一艘便在东京。

这五艘战船都命为“神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凌虚致远安济神舟”和“灵飞顺济神舟”。

大宋神宗元丰元年,帝遣使臣安焘、陆睦往聘高丽,驾的便是上面这两艘神舟。

到达高丽后,高丽从未见过这样的大船,只见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不由都心惊神动,倾城耸观,欢呼嘉叹,举国相迎。

此刻,运河上这艘神舟虽不是出使高丽那两艘,但却同样是五神舟之一,名为“长空浩志宁远神舟”。

神舟前方高高竖着一面红底烫金大旗,几与主桅等高,上面楷书了斗大的“秦”字,迎风飘舞,猎猎作响。

大旗两旁有副旗牙幡,一面写着,宣抚两淮,一面写着,南征讨贼。

神舟在运河之上压波涤水,平稳前行,两处来往商船客舫纷纷避让。

江南之事已经爆发开来,往返运河的船舶商客无人不晓,都知此番大乱不下去岁的淮西变故。

而朝廷讨贼的消息也已传递出去,民间议论纷纷,三路大军同下江南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对于江南乱事,百姓看法自不相同,正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大抵市井都是听个热闹,商旅之类则三缄其口。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秦王的印象,朝廷腐败糜烂,官员贪赃枉法,东南应奉局如狼似虎,这些事情无论真假,但只要能吃得饱饭,便离民间还很遥远。

当然,这也只限于江南之外,江南之外对秦王的看法一向是好的,至于江南两浙之内,就没人知晓了,大概都会觉得但凡官员皆狼狈为奸,赵宋皇室更不必说。

赵柽没有走陆路,他虽权两淮,但这次要去淮东,因为淮西与两浙路不搭界,且首府已由庐州迁至寿州,寿州更名寿春府,距离长江更远,全无战略意义。

所以他走水路,直下运河,往淮东首府扬州去。

原本赵楷也能走水路,但不知为何竟未与他争,而是坐了马车,至于童贯那边,除了少数几个亲随外,剩下的都是西军,几乎都不熟船水,他倒是没法子就自家几个坐船前行。

赵柽从侍卫亲军司起了三万兵马,骑兵一万,步兵两万,厢军乡兵未带,到时由两淮补充。

此刻这几艘战船上共计三千步兵,都是他挑出来熟知水性的,剩下的马步军则顺着运河一路跟随。

赵柽这时走出船舱,来到甲板之上,见两岸青山渺渺,运河绿水茫茫,远处舟船不时张望过来,有些性子活泼的京城本地人,或是识得他,便行了礼后,喊道“秦王千岁千安”,“殿下辛苦”,“殿下早日凯旋”。

大宋皇室自来亲于民间,官家走动东京,正店饮酒,观看商户营生,并非甚么了不得大事,直到道君皇帝这一朝才起些变化。

不知为何,这一朝庙堂高举,于民疏离,渐渐没了开朝之初的那种纯朴风气。

后世曾广泛流传一个笑话,说是两名农夫种田闲聊,一名农夫擦抹头上汗水道,“种田如此劳累,皇帝老子怎么捱得了?”

另一名农夫则道,“皇帝种田用的是金锄头,看着金灿灿喜欢,就不觉得累了。”

而两名农夫的婆娘同时也在家中说话,都犯愁晚上要做什么饭菜,毕竟农家寒酸,没太多吃喝花样,一名婆娘便憧憬着,“不知皇宫内今晚吃何美食?”

另外一名婆娘则回她,“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香得很!”

这个笑话,大抵最早出自山东民间的吕剧《下陈州》。

唱的是:“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

这几句唱词的意思是说为了收买包青天,娘娘们下了大本钱,制作又香又顶饱的大饼卷大葱,以此来贿赂包青天,而包青天见了好吃的却还黑着一张脸,包青天吗,自然是铁面无私的。

try{ggauto();} catch(ex){}

后来,这戏传来传去,便和皇帝的金锄头扯在了一起,变成两个农户人家的笑话。

笑话自然是说普通百姓见识浅薄,穷困生活限制了想象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关于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清醒大女主,一心只想搞事业!!!因为一个名额,田馨被人残害致死,家破人亡。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真是老天开眼!人渣们!统统给我死!您有新任务启动——什么?当村官?带村民致富?是的,整个村都归你管。那还废什么话?干起来呀!你风华正茂,不谈个恋爱?谈什么恋爱,姐姐要搞事业!田馨把袖子一撸,干了三件大事!没想到这一干,竟然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搞成了全国先进示范
离思不离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关于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上辈子,假千金姜怀虞戏剧性地嫁入侯府。世人纷纷传她被幸运之神眷顾,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更与那位英姿飒爽的世子,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情深缘浅。真千金却屈就于一位寒门书生,企图借助权势提升地位,却未料到反遭周围人的白眼与排斥,最终在孤苦无依中凄惨离世。命运似乎开了一个玩笑,两人竟然奇迹般地重生。这一次,真千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夺回原本属于姜怀虞的姻缘,取代她成为
猪蹄糕
喜卷长安
喜卷长安
关于喜卷长安:吊车尾中介林宝儿没想到只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带看,就让她和最讨厌的卷王店长一起穿越到了盛世长安…好消息,她成了千金大掌柜叶倾城!坏消息,还是中介!初到长安,她只想摆烂,无奈卷王走哪卷哪死性不改。叶倾城忍无可忍怒气道:郭子维,叶府奢华迷人眼,为何你满心都是卷?郭子维表面摊手认怂道:依你依你都依你…暗地里却狗狗祟祟都想要…就这样,欢欢喜喜一年多,不知不觉当会长!直到大婚之日登雀门,叶掌柜意
歪桃罐子
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
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
关于荒年不慌,长姐钱粮囤满仓:江白穿越古代,成为刚被退婚,一根绳子把自己吊死的农门长姐。穿过来就遇到爷奶大伯吃绝户,还要把她们姐妹两个一起卖进青楼。江白撸起袖子,给他们一人一拳,抢回被夺的户籍文书和家产。大伯捂着被打伤的肚子,恶狠狠的叫嚣:江白,离了我们,你们就等死吧!等死?江白乐了。不就是个荒年,还能比二十四小时打工更可怕?种就完事了。想她兼职千千万,不过种地而已,还不是轻松拿捏。地越种越多,她
今天也不想上班
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
关于大院娇妻美又飒,冷面硬汉要破戒:颜素穿成了年代文里只想抢夺属于姐姐一切的恶毒妹妹。她刚醒来就被养母送上去京市的汽车:素素,霍行知要是不从你,你就给他下药!好巧不巧的这话被霍行知听到,自此她在霍行知心里就是一个一心想要麻雀变凤凰的草包女人。霍行知躲着她管教她,让她背主席语录,罚她不能出门,她就踏踏实实在家里复习考大学,争取早日离开霍家。看见别的男人一个劲的往她身上凑,得知不学无术的她考上了京市最
念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