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拍摄的不断进行,电影的进度一点一点的推进,终于在五月底,历时了三个多月的电影拍摄终于正式完场。
作为一部特效大片,电影的拍摄完成并不代表可以立刻就开始进行后期的制作。
电影的后期制作还需要等到拍摄的内容,加上后期之后,才可以开始进行制作。
但是陆云平这次为了赶时间,并没有选择使用一家进行特效制作,而是采用了多家特效公司,负责各种不同的桥段来进行制作的。
就像陆云平和谢霆峰创建的那个公司,在这部电影里,就是负责了一小部分的特效工作。
毕竟公司刚刚起步,就算是想要吞下这么大的单子,能力也不允许。
这次就是为了让公司里的员工们知道,在咱们公司,有单子做,而且还能够让公司学习一下西方的先进经验。
再说了,就算能力足够,华纳也不会允许的,毕竟如果只由一家公司来进行创作,那么电影上映的日子自然是会以年的单位向后推迟,华纳投资了足足两個多亿美元,自然是越快收回成本越好。
而陆云平自然是不能在特效制作上帮到什么忙的,所以现在他反倒成为了最不忙的人。
但是陆云平依旧没有时间休息,因为他在准备自己的科幻电影计划,毕竟如果评价什么电影是没有国界的,那么科幻电影绝对位列榜首。
但是陆云平想要拍摄的这部电影却并不在这个行列,最起码华夏一定很难过审,因为其中涉及了不少黑帮,贩毒的场景,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部科幻片。
陆云平选择的电影就是《超体》,这部电影其实硬要说并不是科幻,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科幻的脑洞,探讨的就是如果人的大脑开发到百分之百,那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其实这部电影的脑洞来自于一句话。
一直以来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
‘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他们的大脑只开发了10%,还有90%的大脑资源有待开发。
虽然这句话的意思是错误的,但是这部电影的构思却是从这句话上找到的灵感。
其实随着科学研究和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得知这一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
实际上,人类大脑是高度发达和复杂的器官,几乎所有的大脑区域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使用。
毕竟物种的智力、体力进化是极限的,为了达到生存的最优解决方案!
不可能只开发百分之几。
如果说人脑思维比做操作系统,知识只是优化了这系统而已。
但是也只是少数天赋异禀的天才达到极致而已。
所以说我们只是使用了百分之十,并不是只开发了百分之十。
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这部句话而引起的这个脑洞。
《超体》探讨的是一个人的大脑开发率逐步提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盲点,也是每个人都关心的事情。
所以《超体》的科幻设定是有意思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大脑被完全开发出来是怎样的,也就不能说电影的内容是错的。
try{ggauto();} catch(ex){}
陆云平选择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的制作成本足够的便宜。
像硬科幻的《火星救援》、《地心引力》、《星际迷航》这里面的哪一部都得以亿元美金的投入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