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

第二百五十二章 纳贤才卢钦拜入曹门、应征辟山涛任职河内

曹爽见卢钦豪爽,心中对他又增添了几分好感:

“子若,听何驸马说,你想与孤一道推行变法,却不知子若何以教我?”

卢钦见曹爽也还算礼贤下士,并不似传闻中的那般骄横无礼,心中更加安定了几分,他拱手道:

“变法大计,夏侯征西早就有过高论,钦怎敢妄言,钦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帮大将军安抚好我范阳卢氏子弟,不叫他们阻挠变法罢了。另外,家妹卢氏,嫁与博平侯华表之子华廙华长骏为妻,平原华氏一族,看在我投入大将军门下的面子上,应该也不会随意阻挠变法。且家弟卢珽卢子笏,现任青州泰山太守,若后续大将军变法制度推行到青州,他必定会竭尽全力帮大将军推行新政!”

曹爽听了卢钦的话后,瞬间感到了一阵意外之喜,毫无意外,卢钦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曹爽不禁向何晏投去了一个赞赏感激的眼神,他径直离开坐席大笑道:

“有子若这等忠臣义士帮孤,何愁变法大计不成?尚书台中兵尚书郎、库部尚书郎、水部尚书郎三职均有所空缺,我看子若担当中兵尚书郎一职,甚是妥当!”

卢钦一跃进入了尚书台这个凤凰池,自然对曹爽感激不尽,于是对着曹爽行了个大礼:

“钦谢大将军赏识提拔之恩!”

何晏这个伯乐终于算是又成功了一回,他自然十分欣喜,此刻,他起身又对曹爽建议道:

“大将军,晏这里还有一件大大的喜事。”

曹爽闻言,哈哈笑道:

“平叔请讲!”

何晏拱手言道:

“五年前自蒋济掾属府辞官的阮籍阮嗣宗,近日专程来了洛阳,听闻是为了给泰初的母亲德阳乡主贺寿,大将军何不借此机会,留下阮嗣宗这个奇才!”

曹爽听了何晏的话,笑着一拍大腿道:

“平叔啊,你这个吏部尚书当的何其称职!”

翌日,何晏专程带着阮籍的好友中散大夫嵇康,一同拜见了阮籍。

故友相逢,自然是大为欣喜。

几人不到两个时辰,便已喝的酩酊大醉。

阮籍饮到尽兴之处,竟直接举起了酒坛,狂饮了起来,他猛饮一气之后,将酒坛举起,对着天上皓月大声喊道:

“阮籍既然再次选择出世,就必定要成就一番不世之功!”

——————————————

当何晏带着阮籍来大将军府拜会过后,曹爽直接将阮籍任为了中兵尚书郎,阮籍又向曹爽举荐了好友青州乐陵人石鉴石林伯,于是尚书台的三个空缺一下子便都填满了。

曹爽一月之内得了三贤,异常高兴,专门为卢钦、阮籍、石鉴三人安排了一场酒宴,何晏、丁谧、邓飏几个尚书,还有大将军司马鲁芝、大将军主簿杨综,黄门侍郎裴秀,中书通事郎荀勖,尚书郎王弼等一众大将军府的门生故吏,全部都被请来一同饮宴。

酒酣耳热之后,石鉴石林伯壮着胆子开口对曹爽建言道:

“承蒙大将军抬爱,拔擢卑职进了尚书兰台,卑职感激不尽。不过卑职有一至交,其才胜鉴十倍,鉴欲荐之于大将军门下!”

曹爽此刻已然微醉,他饮下一杯美酒之后,笑问石鉴道:

“哦?不知林伯所言,乃是何人呐?”

石鉴答道:

“此人乃是河内怀县人氏,姓山,名涛,字巨源!”

曹爽等一众宾客闻言后,相视一笑,曹爽哈哈大笑道:

“我道林伯举荐的是何人,原来却是我等的旧相识,此人曾与泰初乃是莫逆之交,也曾投入过我门下,奈何其人喜爱游山玩水,又辞官游历去了。此人的从祖姑姑,正是司马懿原配张夫人的母亲,如若林伯如若能够招揽此人来助我,变法的阻力一定会小很多,这自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一众宾主就这样酣饮到了后半夜,人人都已大醉,擅长绘制山川地图的裴秀趁着酒意,挥毫画下了一副潦草但却壮丽的千里江山舆图。而擅长乐理、喜爱奏笛子的荀勖,直接从大将军府乐师的手中讨要了一支竹笛,一曲奏罢之后,就连乐师们都羞愧的低下了头。王弼本自比凤凰,如今虽贵为尚书郎,但心中却还是郁郁不得志,此刻大醉之后,他直接朗声大诵了一篇道德经中的文章。

————————————

竹林之畔,正是山涛隐居的茅庐。

这一日,访友归来的山涛回到家中,发现妻子韩氏已经备好了饭食,于是他急忙叫来了山该、山淳、山允、山并、山谟五个儿子,一家人团团而坐,热热闹闹的吃起了晚饭。

山涛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自己这狭小简陋的草庐,妻子和孩子们简朴的衣着,心中不禁生起了一丝愧疚之意,于是他开口安慰家人道:

“夫人,为夫答应你,日后定会为你带来一场富贵的!”

韩氏听了山涛的话后,咽下口中的米饭,然后笑道:

“夫君一向喜爱闲云野鹤的生活,怎么突然说起了大富大贵?”

山涛放下筷子,轻轻抓起韩氏的手,温言说道:

“为夫并非是真的沉醉山水之间,只不过不想寄人篱下、曲事权贵,但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总要为你和孩子们着想才是。”

片刻之后,山涛又忽然笑道:

“夫人相不相信,为夫日后定当位列三公?”

韩氏听了这话,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夫君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当着孩子们的面吹牛,当心教坏他们。”

山涛哈哈大笑道:

“夫人大可拭目以待,就怕夫人心性恬淡,适应不了三公夫人这个身份。”

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时候,门外来了一个传信的小吏:

“山老爷在家吗,这是朝廷的征辟文书,请山老爷明日一早速去传亭应征!”

长子山该听了这话,飞也似便跑出了门,帮父亲接来了朝廷的文书。山涛接过文书,览目瞧去,赫然便看到了文书之上的‘河内郡功曹’几个大字。

功曹这个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好歹也算是个仅次于郡级的高级官员。山涛回头望了望几个瘦的皮包骨头似的孩子,心中终于再次下定了入仕的决心。

两日后,山涛来到了河内郡,得到了太守王经王彦纬和主簿向雄二人的接待。

王经其人也是大将军曹爽的门生故吏,出身农家,为人甚是朴实,向雄则是徐州彭城太守向韶的长子,虽然也是个小世族出身,但却丝毫不见傲气,三人也算一见如故,于是王经便叫人抬来了自己老家酿制的醇酒:

“巨源兄,听闻你酒量非凡,需得饮上足足八斗的酒才能喝醉,这是我老家乡亲自己酿制的醇酒,今日我便与巨源兄不醉不归!”

山涛一向喜爱山野乡酿,他哈哈大笑道:

“好,今日我便与王兄、向兄来他个不醉不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
关于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大明各个历史时空,忽然天降光幕,展现两个崇祯皇帝截然不同的一生。当朱元璋看着天幕那个明朝末年挽天倾,兴大明,科教强国,万代颂扬的明光武大帝朱由检。又看了一眼另外那个刚愎自用,武断专权,最终煤山自缢而死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禁燃起想一棍子打死他的冲动。随着对比的深入,明朝皇帝们逐渐发现,那个光武大帝朱由检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于是乎,各朝各代开始兴起向明光武大帝学
小小西下士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