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不是那种腐儒,而是更注重经世致用,治国不就是要“内圣外王”么。
古代君王施政,很多时候就是靠忠义道德来维持等级秩序。
但是上层阶级比之普通人,拥有太多特权,如果光靠道忠义德维持是不行的。
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是儒皮法骨,要道德与法治并用,加强监察制度,才能防止以权乱法的现象。
但孙奇逢提出的这些都是理论层面,要如何去执行,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要搞清楚一点的是,孙奇逢只是思想家,并不是政治家,他连官都没有做过。
孙奇逢的这些理论,如果让他去实施,恐怕是很难办到的。
要让朝廷有监管法执行起来,牵扯多方博弈平衡,不懂政治的人是玩不转的。
这时就需要懂政治的人去实施孙奇逢提出来的这些理论。
现在朱由崧需要的就是,孙奇逢能在官吏学院中发扬他的思想。
君王用人之道,就是不在苛责于人,而是要从善如流,知人善用,让能者居其位。
朱由崧对孙奇逢说道,“朕拜先生为文华殿大学士,新的官吏学院就托付给先生了。”
孙奇逢连忙说道,“谢陛下,臣必鞠躬尽瘁。”
明朝的殿阁大学士官阶品级一直都是正五品,但是荣誉性却很高,因为殿阁大学士,往往都是要内阁大臣才拥有。
接下来朱由崧把自己对于建设新学院的一些想法,和孙奇逢仔细讨论。
随着讨论,孙奇逢被皇帝的种新奇想法弄得又惊又期待。
像皇帝提到的,今后地方官吏也可以进行再培训和思想教育,增强其政务能力,并以此获得升迁的机会。
官员往往只抓大方向,真正干事的就是地方上的小吏,给了天下吏员们的升迁机会,无疑大大加强了地方统治。
而且今后官吏学院的学生,出去做了地方官吏,还保留了他科举再考的权力。
这将对科举制度无疑形成巨大的冲击。
等孙奇逢退下后,朱由崧召来陈明遇。
锦衣卫抓了宗灏、扬州郑氏和浙江屠氏等不法官员进京,这些天一直都在审问。
原本朱由崧就是想通过宗灏的科举舞,揭露大明科举制度的黑暗,来为新学院造势。
这些人的家族都是超级有钱有势,每代都出现了很多举人和进士的家族世家。
像常州知府宗灏,扬州郑氏家族,还有浙江的屠氏一门,这些在江南士林中,都是有着不可忽视的能量。
宗灏出自江南名门宗氏,千年名门世家,自南北朝至明,从不缺当官的,万历至崇祯这段时期就出了四名进士。
浙江屠氏一门,也是不得了,一门四世皆进士。
江南郑氏一族也不是普通商贾出身,祖上是元朝大官,像江南大儒董其昌,都是郑家的代言人。
谁知陈明遇越审问题越大,牵扯出来了大量惊天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