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陈明遇在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吧。”
朱由崧刚看完手中的一份奏折,陈明遇就到了。
“参见陛下。
朱由崧将奏折放在一旁,抬首问道,“有何事?”
“启禀陛下,最近江南各地许多读书人不满新政,跑去文庙哭祭思宗和孔圣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是在哭庙?”
朱由崧皱起了眉。
所谓哭庙,就是去寺庙、祠堂等供奉场所哭祭,这在江南很常见,很流行。
若官府对不法之事举措不当,或处置不公,一些读书人就会聚集文庙,作《卷堂文》,向孔圣人哭诉。
通过哭庙搞足了声势后,就召集民众,向上级官府申告。
纵观历代王朝,论那个朝代言论最自由,非大明莫属。
大明读书人是一些极为特殊的群体,因此对于“哭庙”这种申告,往往官府不敢轻视,从而采纳审理。
起初,哭庙也有他积极的一面,能起到监督地方官员,类似于后世的游行示威制造舆论,从而广而告之,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
但是大明朝廷对于这种哭庙行为一直不加以管控,又没有明确的律法性,最后演变成为了一帮毫无节操的读书人要挟官府的一种重要手段。
现在那帮读书人不满新政,跑去哭庙,无非就是想要抗税。
而且这次哭庙惊动锦衣卫,都捅到自己这个皇帝面前来了,看来影响力不会小。
只见陈明遇一脸疑重的说道,“陛下,地方锦衣卫察觉江南士人哭庙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敢大意,已经收集了有关情报汇集到臣的这里。”
“从三月开始,就有江南士人借哀祭思宗之机,大肆评击新政。”
“如今江南各地,大量士人聚集哭庙,少刚数十,多刚数百上千,特别是苏州府,以申维久为首一帮士人,聚众千余,声势浩大。”
“而且……而且……”
陈明遇说到这里,有些停顿,一副犹豫的样子。
“别给朕支支吾吾的,接着说下去!”
“陛下,有人胆大包天,操弄舆论,乡坊间开始流传着很多有关陛下不好的传闻,臣怀疑和那帮哭庙的士人有关。”
朱由崧眼睛微眯,“那倒要仔细说说了,那些人操纵舆论,让乡坊间百姓们如何评价朕。”
其实自从打算改制革新,朱由崧就做好了承受各种负面评价的准备。
要是爱惜面子,想做江南那帮读书人眼中的明君圣君,怕身后名不好听,那搞改制变革都是扯淡,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陈明遇咬了咬牙,“坊间都在传,李自成、张献忠等逆贼害死思宗,是倾覆我朱明的仇寇,而陛下重用朱明仇寇之后,却苛待我大明士人,甚至视天下读书人为仇雠,实是……实是……”
陈明遇说到这里,似乎不敢说下去了,
“请陛下恕罪,臣实是担心那些传言污了您的耳,请您下旨,臣定当尽快将此事平息。”
朱由崧沉默了一会,看来自己招降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残部势力后,又重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已经有人嫉妒不满了。
朱由崧站起身,一脸平静的说道,“一字不漏接着说。”
陈明遇从皇帝平静的语气中感到了丝丝冷意,额头渗出细汗。
“坊间都在传,昔日洛阳福王世子温文尔雅,与天下士人互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