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和李善长等人,浑身剧震。
他们这些人不同于朱元璋,是真正的读书人。
作为圣人一脉的衍圣公家史,他们比朱元璋更加熟悉。
南北衍圣公也好,蒙古人入侵之后孔家那场内斗也好,他们心知肚明。
“当年孔洙让爵,实乃圣人血脉的典范,从容应对威逼利诱,恪守忠孝节义,他这种不愿为异族纡尊的行为,朕心生向往!
朕昨日让人去找了找衢州孔家的情况,才警觉孔克仁孔先生,就在朕座下……”
朱元璋那点小算盘,在他开口的瞬间,李善长和刘基就明白了。
皇帝终归压不住他心中的火,他没有选择用其他激烈的方式去报复孔克坚。
可他选择的方式,却也抽了曲阜孔家的命根。
当年蒙古人入中原,对于南北孔家两位衍圣公的安排,自然有他们的算计。
衢州的南宗孔家,是南宋朝廷捧起来的衍圣公。
虽然按照汉人的观念,追随皇帝南下的衢州孔氏自然是最为正宗的孔家宗子。
可北宗的孔家,才是蒙古人自己捧起来的,他们不可能扶持南宗。
所以蒙古人威逼孔洙,孔洙也看清楚了形势,主动让出衍圣公的封号,退守衢州。
也是因为他的动作,让这场衍圣公之争体面过度。
曲阜孔家失去了衍圣公的身份,南宗一脉也成了平民,不再享有许多特权。
如今已经百年过去,哪怕是孔家的孔克仁甚至在朱元璋手下当官,朱元璋再也没将他和曲阜孔家联系起来。
可如今,因为孔克坚惹怒了皇帝,皇帝似乎有重新将衢州孔家扶持起来,重现当年南北宗的局面。
确定皇帝打算的百官,喜忧参半。
从内心而言,这里的大多数官员对于曲阜那位肯定没好感。
他们都是元朝那个体制下的边缘人,高攀不上曾经高高在上的衍圣公一脉。
如果衍圣公只是躲在曲阜的吉祥物,也许官员们并不会有太大的恶意。
但孔家在北元,并不仅仅是圣人血脉,也是官场的中坚力量。
孔家差不多有近百人,活跃在元末的官场上。
这些人的存在,深刻提醒了泥腿子出身的大明开国臣子们,出身的优越感。
如今皇帝找到处置这种人的方法,很多人觉得可行。
反正衍圣公分南北,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他孔克坚想要做前元的忠臣,就让他做去。
刘基主动站出来,说:
“陛下,此事可行!”
他主动表明立场,朱元璋大喜。
有了刘基的支持,浙东派的官员纷纷站出来。
此时刘基将目光望向李善长,等他的立场一致。
只是李善长脸色阴晴不定,过了一会,他咬牙道:
“陛下,此事不妥!
当年南宗孔家已经放弃了衍圣公的爵位,这件事就尘埃落定。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另立衍圣公,于情于理都不合。
臣看山东那位,只是一时想不通,多劝谏,他迟早会迷途知返……”
李善长跳反,让浙东派的官员忍不住侧目而视,刚才他和刘基的对话,虽然走到一边,却也没有特意避开众人。
有些人是听得到他和刘基之间的对话。
try{ggauto();} catch(ex){}
谁知道事到临头,李善长居然用户北方那位?
不过众人转念一想,似乎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