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文学社。
周晓晴拿着一个大大的牛皮纸袋,走进了文学社的活动室。
此时,活动室里,副社长施崇俊和一些社员正在写稿子看书,没有任何人注意周晓晴这边的动静。
周晓晴对施崇俊说:“社长,这是新闻头条那边发给我们的稿费。”
这话一出,低头看书的施崇俊顿时抬起头来。
那些或写稿或看书的社员们,也纷纷朝这边看了过来。
他们的脸上,展现出惊讶的神情。
“居然真的有钱拿啊?”
“咦,看来这个新闻头条还不错嘛,居然真的给钱,我还以为又是那种骗稿子的小报。”
“有多少钱啊?”
周晓晴当初在文学社说新闻头条收稿子,有稿费,大家其实都没怎么当回事。
校刊好歹还有个名头,这新闻头条是什么玩意儿?
因此,那些投稿也多半是躺在文件夹里的习作,放着也是放着,就扔给周晓晴当个顺水人情。
结果现在居然真的有稿费!
那感觉,就跟借出去很久的外债突然被还回来了一样,属于一种意外之喜。
周晓晴拿一沓崭新的五元纸币,说道:“那边的意思是一千字五块钱,五百字以上不到一千字的也按照一千字计算,全篇不到五百字的也按照一千字计算。”
2007年,五块钱已经能吃一顿快餐了,每天写个一两千字,基本生活费就有着落了。这对于很多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绝对是福音。
紧接着,周晓晴拿出一份名单来,上面是统计的作者、文章名、字数、应发稿费等等。
看着周晓晴手里面的钞票,很多人都激动起来,连忙呼朋引伴,把那些投稿的人都叫过来。
“速度来文学社,发钱了。”
“老钱,你那文章被采用了!千字五块,快来文学社。”
一时间,打电话的声音不绝于耳。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大群人涌入文学社。
“发钱了?”
“哪呢?”
看到周晓晴手里面的钞票,很多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天晚上加餐的事情了。
周晓晴按照表格,拿出二十五元来,对施崇俊说:“社长,这是你的稿费,在这里签個字。”
“诶,好。”
施崇俊十分开心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拿到钱之后,施崇俊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个新闻头条以后还收稿子吗?”
一篇文章二十五,一天一篇,一个月就是七八百块钱啊,生活费妥妥解决,而且还是食堂二楼吃小炒的规格!
坐在办公室写稿子,风吹不到雨淋不到,这不比打工强?
大家也都竖起了耳朵。
这么好的事情,他们当然希望继续。很多家庭不算富裕的学生,甚至已经打起了借此谋生的算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