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务员

第一百五十三章内阁首辅方孝孺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五十三章内阁首辅方孝孺第一百五十三章内阁首辅方孝孺

因为朱元璋不太重要内阁,而今内阁多从翰林院之中选取,翰林院是什么样的人?都是词臣。在朱元璋看来,真正处理政务,这些人根本不行。

所以,要对内阁进行大调整才行。

方孝孺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说道:“你去内阁,将内阁承担起来吧。”

朱元璋如此调动方孝孺,看似要重用方孝孺,实际上也是在重用方孝孺。但是其实,将方孝孺调离了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秘书监。m.

何夕创立秘书监的时候,是仿照司礼监做的。看似是一个小部门,其实真正代理皇权的机构,不是内阁,而是秘书监。

秘书监与内阁通力合作的事情,那么两者就是就代表着大明最高权力。但是秘书监与内阁不睦的事情,秘书监有太多的办法来压制内阁了。同时秘书监的权利有限,内阁才真正有丞相根基。

这也是内外制衡之术。

方孝孺不是不理解朱元璋的做法,但是方孝孺依然内心轰的一声,只觉得头晕乎乎的。一时间难以自持。说道:“臣才疏学浅,恐耽误朝廷大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这位置迟早是你的。朕以为,等太子登基了,你才能有这个位置,而今------”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你是太子最看重的人,你就当为太子孝敬一下我这个老头子吧。”

方孝孺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为朝廷尽心尽力,上报陛下之恩,下报太子之德。”

方孝孺岂能不激动。

自从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拿下之后,大明已经是十几年没有丞相了。虽然说,内阁首辅的权力被压制分散了。与胡惟庸那个时候的丞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丞相还是丞相啊?

再加上之前内阁近乎于闲职,而今可不是了。而今的内阁首辅就是大明百官之首了。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现在内阁之中的人,我也不打放心。这样吧。唐铎,王钝也入内阁。”

唐铎,王钝,都是老臣,与朱元璋的年纪差不多,而且都是在渡江之前就已经在朱元璋义军之中了。当然了,那个时候都是小吏,朱元璋未必认识,也未必知道。

但是放在三十年后的今日,这个资历就非常厉害了。

被朱元璋视为自己人。

而且都是北人,一个是两淮人,一个陕西人。

但即便资历深厚,年纪相差不大,但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政治色谱。

唐铎,真正跟随朱元璋从草根开始,从县丞,知府,在洪武六年,就已经当过尚书了,之后,内外转任多职。也是因为没有靠山,为人也倔强,在朝廷之上,当过好几次尚书,很快就外放。

但是,绝对是朱元璋信得过的人。

王钝却不一样了。王钝是实打实的元朝进士。说的那些前元旧臣,就是有王钝。当然了,这些年那些前元进士,几乎没有留多少了。如果说在何夕刚刚到来的时候,也就是洪武十四年的事情,前元旧臣,还是一个问题的话,时间已经将这些人送走太多了。

而今前元旧臣,反而弱势了很多。

很多新生的大臣,都觉得前元旧臣是贰臣。

贰臣不贰臣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王钝在大明的仕途,也谈不上顺利,刚刚开始是明军的俘虏,明军没有为难他。当然了,那时候的明军,还不叫明军,甚至不是吴王军。他也就开馆教书,不愿意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也没有管他。但是一晃十几年,大明站稳脚跟了,他才出仕。

之后也是转折任职多地,从地方到中枢来回折腾。不过,王钝却没有当过尚书,他倒是在各地布政使上待过好几任,官声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杨卓来了
三国:杨卓来了
关于三国:杨卓来了:作者文笔不怎么好,我只是将自己想的写出来,各位读者请包含,谢谢。这是一个名叫杨卓的青年人,在幼年之时得到了一个名为天地傲海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学习多年,凭借在空间内学到的东西闯三国的故事,而且空间内不但有学习用的,还有很多的种子以及其他东西。
梦幻de魔剑
大唐之逍遥太子
大唐之逍遥太子
穿越大唐成为李承乾,本想苟住当个逍遥太子,结果开局就怼遍朝堂,脚踢突厥和亲使者。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想苟,结果你们真把我当狗了?
椰子癞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三国:我为刘禅,霄汉永灿
安乐公?谁爱做谁做,反正爷们儿不做!孙十万?江东水太深,你把握不住,还是让本太子来吧!世家门阀?吸了大汉这么多年的血,也是该反哺的时候了!曹家?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过你们应该感谢朕,若是换成司马老龟你们更惨!胡儿们,安心为建设新大汉添砖加瓦吧,几百年后,你们的后代也能做汉人。当然,你们能留下子孙后裔的话!
麻货
水芸县迷案
水芸县迷案
水芸县一群淳朴之人的日常生活。还有一个突然来到此地的外乡人。没有惊天动地的火花四射,只有日常琐事和柴米油盐。
清波淼淼
中世纪骑砍
中世纪骑砍
这是一个来自现代社会文艺青年,魂穿867年中世纪早期的故事。幸运的他,本可以获得来自骑砍系统的怜悯,成为东欧某一处草原的酋长,亦或者位于北海某岛的雅尔,割据一方,猥琐发育。但作为一名喜欢直面人生+铁人模式的P社玩家,他偏偏选择了最高难度开局。
王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