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355章 新政!

“建元······”

“招贤······”

“除关······”

“彻侯就国······”

解决了窦婴提起,赵绾、王臧二人提起的建元新政一事,刘胜便独自回到了未央宫。

坐在宣室殿正上首的御榻之上,刘胜的注意力,仍被那无比天真,也无比烂漫的‘新政’所吸引。

从本心上来讲,如果不考虑各种影响,单就从个人的立场、皇帝的立场来说,窦婴歪歪出来的这个建元新政,其实让刘胜非常动心。

——建元,等同于刘胜向天下宣示:汉家因为朕的即位,而迎来了新的时代!

——招贤,则是在建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告诉天下人:朕是要做大事的,想要飞黄腾达的,可要抓紧这个抱大腿的机会!

至于除关,也确实如窦婴所言,将极大的刺激汉家自文景之治以来,本就显露出繁盛趋势的商贸,将极大的加快生产力和财富积累,使刘胜得以在更短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积攒足够的力量,早日将那场必将到来的汉匈决战提前。

便是最后一条的封侯就国,也同样如窦婴所言:是从太宗孝文皇帝年间,长安朝堂一直都想做,乃至历代先皇都一直想要做的事。

如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绛侯周勃就曾被太宗皇帝摆了一道,被轻飘飘一句‘彻侯本应该在自己的封国,如今却有太多彻侯在长安卷恋不去,绛侯作为丞相,应该起到榜样作用’,就给赶回了自己的绛侯国。

而对于刘胜这个皇帝而言,如今这些个含着金钥匙出生,胸无点墨,整日里就知道斗鸡走狗、装逼打脸的功侯二代,当然是有多远滚多远为好。

换而言之:如果刘胜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而是在玩儿一个类似皇帝模拟器的游戏,那窦婴的建元新政,确实是让人最有游戏体验,也最念头通达的选择。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刘胜,并不是在玩儿游戏、并不是在模拟‘皇帝生涯’。

刘胜,真的是这汉家的天子、是这数千万黎明苍生头顶上的天。

尤其是在天子启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洗脑’之后,已经意识到肩上的重担为何物、自己的责任为何物的刘胜,更绝不可能为了自己念头通达、为了皇帝做的爽,就去选择窦婴异想天开出来的建元新政。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也并不很难理解。

建元,如果想的简单一点,确实是逼格满满的一件事——刘胜新君继立,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无疑会为自己赢得一个无比光鲜亮丽的光环;

但稍一思虑就不难发现:建元,也就是始建年号,将对刘胜的法理基础、统治合法性造成巨大冲击,等同于刘胜悖逆了祖宗、打了祖宗的脸。

所以,哪怕是为了再多沾‘太宗皇帝的孙子’‘孝景皇帝的儿子’等斜杠身份的光,刘胜也绝不会成为‘始建年号’的大聪明。

再说招贤,如果不往深处想,还真就是广纳贤士,即为刘胜得了‘唯才是举’的面子,也有了招揽人才为己所用、为朝堂所用的里子;

但只要一想到几年前,天子启曾对自己语重心长说出的那句话,刘胜便对‘招贤’二字莫名鄙夷了起来。

“所谓朝堂,不过各方势力争权逐利、各谋私利的地方······”

“天子要做的,便是居中调和,拿出,或者采纳一个让各方都不十分满意,却也让各方都能面前接受的方案;”

“并以此——以‘各方都得到了勉强可以接受的利益’,来换取各方为自己卖命、为天下坐事······”

自顾自呢喃着,刘胜不由呵笑着摇摇头,下意识伸出手,轻轻抚摸起了御桉上的一方砚台。

这方砚台,和刘胜渊源颇深。

时至今日,刘胜的锁骨都还有一处裂痕,乃是拜面前这方砚台所赐。

只是回想起往事,刘胜回忆起的,却并不是锁骨断裂的疼痛;

刘胜唯一能想起来的,就是天子启那时而阴冷、时而深邃,却无时不刻,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明亮双眸······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老爷子,教了朕不少东西啊······”

“如若不然,窦婴这建元新政,说不定真就把朕给匡进去了······”

“呵······”

如是自语着,刘胜的手终还是停在了那方砚台之上,思绪却再度飞到了不知何处。

窦婴的建元新政中,唯独‘招贤’一项,是最让刘胜感到胆战心惊的。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汉室,尚还停留在‘非彻侯不得为相’的落后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非彻侯不得为相’的潜规则,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弊端。

——在开国之初、在太祖高皇帝年间,在那勐人辈出,名称如云、勐将如雨的时代,彻侯,当然都是文武双全,至少也是从死人堆里爬上来的历史名人。

而且就算这些名人当中,偶尔会有几个只知道打打杀杀,却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也能保证这些人,都是从穷人堆里显贵的暴发户。

这些人经历了战国末年,也经历了秦末战乱,对于底层百姓可能遭遇的困境,基本可以说是无所不知。

让这些人做了丞相,就算可能出问题,也断然不会出现动摇社稷根本的大问题。

可是现在,太祖高皇帝刘邦所设定的‘非彻侯不得为相’的政治潜规则,已经开始逐步呈现出弊端和局限性了。

就说如今的汉家,彻侯勋贵百十家,有几个是凭一己之力建功立业的‘侯一代’?

掰着手指头算,也不过窦婴、周亚夫、直不疑等借吴楚之乱立的武勋的不到十人。

除了这十来个先帝刘启一朝的‘武功侯’,满朝上下,根本就找不出其他还没被贵族生活腐蚀的功侯;

汉家的丞相之位,更是在周亚夫被罢相之后,接连经历了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这两位功侯二代。

再加上此番,窦婴因‘建元新政’一事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让刘胜再次为丞相的人选发起了愁。

但无论刘胜怎么选,都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桃侯刘舍之后,汉家的丞相之位,大概率将第三次被一个凭父祖余荫、彻侯之爵而显贵的功侯二代、三代所占据。

try{ggauto();} catch(ex){}

甚至可以说从今往后,除非每隔三五十年,就打一场可以让某人,乃至某一批人因功封侯的中型及以上规模战役,汉家往后的丞相,都有很大概率会是酒囊饭袋。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功侯二代变成四代、五代、六代,乃至无数代,汉相酒囊饭袋的概率和程度,都必将愈发骇人······

在‘非彻侯不得为相’的政治潜规则,已经开始肉影响丞相一职的质量的当下,作为天子的刘胜,的确需要做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关于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穿越隋末大业十三年,林元正成为林家小家主,乱世枭雄?瓜分天下?不,先跑路求生存,举家搬迁,不跑会死的那种。练武,只为醉卧美人膝,学医,只为保命养生,点科技树,只为摆烂当纨绔家主。这皇帝怎么回事,怎么总要我当官,位极人臣?加官进爵?我通通不要,那会阻挡我滋润的生活。林元正只想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影鸿客
少年安王
少年安王
关于少年安王:看这位少年王爷在在这皇城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刀光血影还是王权争斗。这位王爷是爱恨情仇相伴还是孤独一生。
幽冥启赋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关于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历史脑洞+皇帝+爆笑+短视频+直播+系统+轻松)莫问离偶然安装了一个奇妙的应用程序,每次刷视频都能意外地将内容直播到古代各朝各代!当莫问离刷到——朱熹严肃叹道:礼崩乐坏啊,连奶茶勾兑料也成了民间美味?!刷到——秦始皇惊呼:千里之外一炮灭敌,后世竟如此威武?而每当新的视频播放,古人们无不惊骇震撼,甚至动员全朝堂响应,意欲出征一探究竟。随着古人们对现代的不断窥视,他们的
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
江山百美图
江山百美图
关于江山百美图:特警兵王李胤,机缘巧合下魂穿架空历史时期,成为留置大唐京都的宁王世子。斗奸佞,合忠良,周旋于皇帝和宁州之间,暗中培植发展实力;终于脱离京城,回转宁州,铲除逆臣,执掌宁州军政。并历经波折,运用后世先进知识,制造出强大火力,远交近攻,一统北疆,代唐自立,逐步吞并天下六国,一统天下。且看李胤如何一步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李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