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家了!”
“……看啊!那就是新洲!!”
“新洲大陆……竟是真的!”
确定发现新洲海岸以后,两条船上的乘客都沸腾了!
尤其是那一百七十六名成年辽东移民,基本上都跑到甲板上来看自己未来的新家园长什么样。
水兵们提前得到了吩咐,只是维持秩序,并没有阻拦他们。
一时间甲板上议论声一片。
“……刘兄!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如今我们这一趟,岂止行万里,两万恐怕都绰绰有余啊!
就是不知道这所谓的东华国,到底是怎般模样?”
说话的人,正是当初济州岛旌义县三大家族之一赵家的二公子赵元统,此时他还是一身青衣儒士打扮,并没有像其他人换上利落的东华装,看上去倒是有些格格不入。
而他说话的对象,则是当初在熊岳河之战中,冒死逃到东华阵地上的明军千总刘三刀。
“……想来应是一处地广人稀的所在。”刘三刀舔了舔被海风吹的皲裂的嘴唇,收回望向海岸的目光,转过头对赵元统道:“赵先生,现如今我们已入了东华国籍,是东华国之人了,往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家乡,平日的言语上……还是要多加注意才是!”
赵元统闻言一怔,沉默地点点头,抱拳道:“……多谢提醒,在下会注意的!”
刘三刀点到为止,笑着摆手道:“无妨!我与赵先生同乘一舟,相识一场,自是有缘之人,日后赵先生飞黄腾达,可莫要忘了刘某啊!”
赵元统苦笑着指了指自己身上儒衫,道:“刘兄说笑了,在下乃是儒门弟子,信的是孔孟之道,而东华上到达官贵人,下到番兵小卒,无不是盘古道信徒……东华又无科举,小弟如何能在东华飞黄腾达?”
“……这倒也未必!”刘三刀沉吟一下,低声道:“赵先生,你知道是梁上校他举荐我上船的吧?
他与我闲谈时曾说过,东华本土已与中华隔绝三百余年,诸多文化和礼仪都失去了,如今海路已经通,东华的贵人肯定需要有人教导子女中华的诸子经典,以承道统……这就是赵先生你的机遇啊!
哪怕是做某位贵人的府上西席,也未尝没有出仕的机会!”
“这……”
赵元统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竟然真的心动了!
他这次义无反顾接受宋维纶邀请,冒险登上鸢尾花号,除了不想做个饱食终日的无用书生外,也存了去东华本土传播儒家道统的想法,但他最多只想过一边做工一边开私塾,却没想过直接给东华贵人当教习!
“刘兄,那梁上校当真说过这话吗?……并非是小弟不信刘兄,而是小弟也认识几个东华公民,他们无一例外对名教并无好感啊!”
刘三刀笑道:“艾!正所谓事在人为,济州的东华贵人不敬名教,那东华本土的贵人却未必如此,而且东华素来主张言语和出版自由,赵先生你大可以公开刊印儒家经典,说不定会有所成效呢?”
赵元统听他这么说,终于下定决心,对刘三刀长揖道:“多谢刘兄提点!”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