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第十七章 秋收(修)

长箐村分地是按人头分的,张安家里一人一亩。

这还是因为当时村里人少,放在其他人多的村子,一个人半亩左右就差不多了。

水田里的稻子还没到收割的时候,玉米却成熟了,这个跟今年的日照有很大的关系。

张安家里拢共五亩山地,但其实能种的也就四亩不到,剩下的都是山岩上小块小块的,地里没什么肥力,种着庄稼也没有多少产量,人还很累。

但是张安的爸妈不愿意给丢在那里,还是都种满了。

去年张安上学,家里也没有马匹,完全是张建国两口子一筐一筐的掰下来,从山上挑回来的。

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不仅张安加入了,家里也有了马匹,运力直接拉满。

可别小看山区一匹马的运力,要是人工挑回家的话,一个人最多一次挑八九十斤,而且路上就要花不少时间,还得经常歇息。

但是马匹就不一样了,虽然山上的山路去不了马车,但是可以用马驮着回来。

一匹马一次能驮五口袋,至少也有两三百斤的样子。

而张安家这匹马,就更不用说了,随便装,五百斤都不成问题。

掰玉米一直都不是个大问题,只是运输太花时间了。

张安起床后,王芳已经早早的起来把面条煮好了,还一人煎了个鸭蛋。

收拾了几十条口袋装在箩筐里,吃完早饭就开始出工。

一根玉米杆上正常都是两個玉米棒子,掰起来也很轻松。

张建国跟张安在玉米丛里把玉米掰下来,王芳跟在后面把掰过的玉米杆砍下来。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村子,山上的玉米杆是要收起来喂牲口跟沤肥的。

但是长箐村不用,相较于其他的地方,那么多的水田,所以稻草也会有很多。

相比于玉米草,牲口们更喜欢稻草,而且稻草沤肥的效果要好很多。

就这样,原本张建国两人要花七八天时间的玉米,三天的时间就收拾到家里。

由于这几天还没人开始掰玉米,只有张安一家已经驮回家了。

所以晒谷场上就被张安一家人给霸占了,等到其他人开始收的时候,张安家已经晒好了。

玉米驮回来是需要先去皮的,农村人闲不住,白天从山上掰回来,晚上的时候在家里剥玉米皮子。

初秋的骄阳那叫一个火热,不然怎么会被叫做秋老虎呢。

宽大的坝子上,狠狠地晒了两天,直接给所有的玉米都晒干脱水了。

趁着没人用晒谷场,一家三口直接在晒谷场上把玉米给打了。

因为没有脱粒机,所以只能用人工脱粒的方法—连枷。

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用绳子连接起来,要用的时候用手握住长的那一端通过挥舞让短的部分发力。

玉米是个好东西,大米不够吃的年代,玉米就成了主食。

而大米充足的地方,玉米不仅可以喂养牲口,还能卖钱。

脱完粒的玉米棒子,还能用来烧火,农村里大家家里都收有玉米芯子,这玩意生火比干柴来的快多了。

等到玉米的事情摆平了,田里的稻子也已经成熟该收割回家了。

不同于玉米的是,玉米在地里可以慢慢的收,不是那么急,它们还挺耐放的。

但是水稻就不一样了,这玩意要是已经到了收割的时候,你要是不去收,很快就会自己掉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葬神墓
葬神墓
关于葬神墓:一方棺,掌控天地轮回;一座塔,镇杀万物生灵。少年自神墓走出,镇九域,灭八荒,横推万古,帝临天下!
陈锦鲤
不争观的道士们
不争观的道士们
关于不争观的道士们:不争观的道士们!为了让读者能领略这美好的宇宙冲呀……
作家三颗石头
闪婚老伴是富豪
闪婚老伴是富豪
关于闪婚老伴是富豪:老男人温钧荣与老女人杨淑珍以雇佣关系闪婚后,温钧荣装穷暗中考验杨淑珍,杨淑珍善良以待,不仅不再问他要工资,还摆摊养活他。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用后半辈子报答你。这穷,他再也装不下去……
梓涛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关于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商家继承人有病,命不久矣,需未婚女子做药引。苏沐成为了他救命的药,每当夜深人静,她就会被他叫进房里,天亮再出来。苏沐没名没分的跟了他两年,他只谈风月,不谈感情。商总病好,他白月光回来,苏沐被抛弃。苏沐远走他乡,商总才知道她是他戒不掉瘾,疯狂寻找她,却发现她在和别的男人结婚。一向处变不惊的商总疯了……
燃北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关于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钟岁岁刚生完孩子就被害死,魂魄去修仙界转悠几百年后再回来,蓝星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年。当年自己生的三胞胎都长大了。有后妈就有后爸,但没关系,她会出手。大儿子车祸瘫痪在床,还要承受打骂?二儿子营养不良被关在笼子里当狗?女儿要手洗全家衣服,在家挨打当出气筒,在外面被欺负?没关系,她会出手!三胞胎:我有一妈,至高可乱杀。
星星紫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