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医圣

第两千七百四十七章 我恨自己太小看你了

最快更新最强医圣最新章节!

这些荒古血王虫虽然恐怖,但完全不是赵凤仪的对手。

毕竟,如若郑荣泰不借助血水,哪怕他配合自己体内的血王虫,也根本不是赵凤仪的对手。

而眼前这些单独的血王虫,战力自然要更加的弱上一些。

赵凤仪看着身体不自觉颤抖,脸上痛苦万分的沈风,她可以感觉出沈风是神魂和玄气严重消耗过度。

她自然不知道沈风的神魂世界内有四盏灯,她随手从自己的魂戒之内,取出了一些恢复玄气和神魂之力的灵液,道:“小家伙,你先恢复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说完,赵凤仪的目光再度看向了上空之中。

眼下,被沈风抱在怀里的楚妖妖,睁开了自己的眼睛,因为有沈风保护着,所以她没有受什么伤。

只是之前被血色雾气渗透进了身体内,到了现在还是全身无比的沉重。

不过,楚妖妖最起码还是能够动弹的,她看到赵凤仪拿出的一瓶瓶灵液之后,随即将这些灵液打开,温柔喂给了一脸痛苦的沈风喝下去。

而天空中的郑荣泰在感觉到赵凤仪的目光之后,他的脸色犹如是吞了苍蝇一般难看,他身上的三十条血王虫,依旧是穿透在皇极道人的身体之内。

如今完全失去战力的皇极道人,在看到形势如此转变之后,他喉咙里放声大笑了起来:“哈哈哈——”

他笑的鲜血都从嘴巴里喷洒而出了,说道:“郑荣泰,如今的局面是你之前预料到的吗?”

郑荣泰控制着三十条血王虫想要瞬间让皇极道人毙命。

然而。

“唰”的一声。

一抹快到极致的闪光,横着从三十条血王虫的侧面闪过。

随后,和郑荣泰身体连接的三十条血王虫,顷刻间全部断裂了开来,皇极道人的身体瞬间朝着下方坠落而去。

刚刚是赵凤仪施展了一种陆家内的二品神通,以最快的速度斩断了郑荣泰的三十条血王虫,只是她自己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之前,赵凤仪第一次对郑荣山和郑荣泰动手的时候,她的战力根本没有这么强的,她现在可以说是战力完全爆发了。

只不过,在这种状态之下,她好像在承受一种身体无法适应的负担。

“啊~”

郑荣泰喉咙里发出了声嘶力竭的惨叫声,一旁的郑荣山面带惊恐的回不过神来。

周极源是第一个冲出来的,快速的拉住了往下坠落的皇极道人。

他并且帮皇极道人把断在其体内的血王虫头部给逼了出来。

赵凤仪完全没有犹豫的意思,她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朝着天空之中冲去,在场谁也无法看清楚她的身影。

如今她爆发出的这等速度,完全超出了血王虫能够预判的范畴。

正在发出惨叫的郑荣泰,在看到赵凤仪消失在原地的瞬间,他脑中第一时间冒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要立马逃走。

只可惜。

不等郑荣泰所有行动,“噗嗤”一声,他的丹田就爆裂了开来。

随后,他整个朝着地面上坠落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关于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所有国家历史一起断层,神州没有全断,但只记了屈辱史。扮演古人,走进历史,或还原历史,或弥补遗憾。我曾扮演过安国少季,为大汉出使南越,见到了那位系??请缨的少年英杰终军,也见了风情万种的南越太后。也曾扮演王勃,见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在腾王阁留下了。曾扮演傅介子,杀楼兰王,以其血作诗,悬其首于北阙也曾扮唐俭,出使突厥,后不惜以改变历史的代价,
叶落潇湘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
关于召唤系统:我以大汉铁骑霸天下:开局一个小山寨,身怀三国全战系统,劫掠银子就能召唤三国猛将雄兵。从此刘威立大汉,平异族,问鼎中原,使日月山河皆为汉土!
摸笔校尉
穿越大乾当王爷
穿越大乾当王爷
关于穿越大乾当王爷:21世纪的男废材,穿越到大乾他努力的想苟下去,结果先封大乾第一异姓王,他怕帝王猜忌,努力苟住,却一步步的苟成大乾首富,大乾内阁的第一位王大臣,成了大乾护国柱石,大乾的托孤大臣。他说他要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大器晚成的王冬冬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
关于最强皇帝系统:剑指全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皇甫冲肝颤道:这,这些千古大帝是我的对手?系统:才开始呢,这就怂啦?你没收到罗马皇帝凯撒的诏令吗,他说条条大路归罗马;你没看见科西嘉的怪物拿破仑正在前往忠诚于他的巴黎吗;你不知道叶卡捷琳娜女皇已在莫斯科登基,虎视欧亚吗?还有日不落女王、奥斯曼苏丹皇甫冲:我,我能投哦不,能求和不?系统:可以啊,我很好说话的,怂包直接抹杀了换新的宿主就行。皇甫
山城月半轮
娇小玲珑的芈瑶
娇小玲珑的芈瑶
关于娇小玲珑的芈瑶:齐惠公在位,齐国暗流涌动。娇小玲珑的公主芈瑶,身负振兴母族使命,聪慧机敏远超常人。她周旋于王公大臣之间,凭借玲珑心思洞察人心、破局解困。从宫廷内闱争斗到对外邦交谋略,芈瑶步步为营,巧用自身优势,辅佐父王稳定朝政,与一众贤臣良将共绘齐国新蓝图。跟随她的脚步,揭开那段被尘封的历史,见证小人物撬动大乾坤的传奇之路。
墨隐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