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第291章 江北来人

一天之内,金陵回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陈乔,结束了吴越之行,将觉悟的情况汇报给李煜,听得李煜直咂舌,这秃驴,还真能忽悠。

“陈卿,朕写给觉悟的信,你觉得他看明白了吗?”

“陛下,澄心堂是宫城机要之地,觉悟住持聪慧过人,岂能不懂。”

“那你觉得,他有意舍去菩提、重入红尘吗?”

“这个……”陈乔犹豫了一下,说道:“臣愚钝,看不出来。”

李煜一笑,说道:“陈卿,你不是看不出来,是不敢说罢了。无妨,无妨。”

陈乔脸一红,辩解道:“我与觉悟住持匆匆相会,匆匆离去,不敢妄言。”

李煜写给觉悟的那首诗,意思就是,你好好办事儿,等回来就不要做和尚了,我封官给你做,这是拉拢人的手段。

问题就在于,觉悟是否会接受,人家毕竟在吴越混的越来越好了。

李煜不担心觉悟会背叛自己,只怕他心存侥幸,不好好办事儿,一旦说漏了嘴,反而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眼线留下了?”

“是,还有,秦泰也留下了,名义上是与苏州衙署交涉,准备随时接回觉悟住持,不过,吴越方面应该不会放人。”

“吴越方面,不宜过多插手干预,顺其自然吧。不过,江北情势有变,对我大唐来说也是好消息。”

陈乔急忙问道:“陛下,可是张琼一部有异动?还是周军大举增援?”

李煜一笑:“都不是,前日,一叶小舟、夤夜来访,事情或有转机……”

之前,刘政咨曾提到过,占据一半和州的赵赞,存在“待价而沽”的心理。

判断依据,就是和州身处“三方势力”交叉之下,赵匡胤的人、李重进的人,以及一江之隔的江宁大营的势力,竟然能够长期保持风平浪静。

赵赞如果真的认主李重进、郭宗训,那他绝不会按兵不动,毕竟与张琼只是一河之隔,双方不说拼个你死我活,也至少会摩擦不断,这样才能显示赵赞对“扬州政权”的忠心耿耿。

反之,如果赵赞有心投靠赵匡胤,那更简单了,和州距离扬州那么远,就算是距离最近的滁州,也有一百二十多里地,支援兵马需要一天时间,而跨过一条河,赵赞、张琼就能坐在一块喝酒撸串了。

因此,当时李煜就判断,赵赞存在“两边押注”的可能。

由于南唐与扬州政权还处在“李李合作”的状态下,李煜决定发动第二次“和州之战”之前,先将这种情况通知李重进,同时,也给开展之后,独占和州找一个完美借口——

李重进,你看好了昂,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赵赞这小子有二心,我替你收拾了他。什么,要和州?给地主家干活也得收钱啊!这是合理报酬。

只不过,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李煜认为自己思虑周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江北来人了,赵赞手下的一名参军,冒着被射成刺猬的风险,大半夜渡江,走进了江宁大营的驻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大明留学
天蓝色的衬衫
世子无双
世子无双
关于世子无双:穿越架空历史,成为在青楼猝死的废材纨绔。王公家独苗,爷爷更是位高权重,手握兵马的军神。本想勾栏听曲,花船找女,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但……番邦蛮夷想他死。世家门阀想他死。就连皇帝也做局想弄死他。卫渊很慌,但却不完全慌。以纨绔人设,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边关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发现他追随者名将如云,手握百万雄师,拥兵自重。
宁峥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关于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三国志为蓝本杂记英雄记为辅杀伐果决爽文偏群像介意勿入)青州黄巾渠帅之子张玉衡。在张饶死后,觉醒两世记忆。知道黄巾缺粮,便请汉末第一粮食官出山。面对没有士族辅佐这个问题。张玉衡:吾本北海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东汉末年分三国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关于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二十一世纪特种兵队长徐骏,执行任务归来,正值修假,他搭上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但是万万想不到他正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整个公交车都爆炸了,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醒后突然发现自己被带上了枷锁,还成为了一个被刺配的犯人。
陆凌云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