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第124章 农学人才宋应星

想通了这些,范景文毫不犹豫一躬身:“只要陛下的改革对我大明有利,不管会不会削弱兵部尚书的权力,微臣都鼎力支持。”

史可法见范景文表态,随即跟着一躬身:“微臣想法与范大人一致,只要陛下的改革对我大明有利,微臣必全力支持。”

“好……!两位爱卿能有如此格局,朕心甚慰。”

“两位爱卿一路车马劳顿,就先去歇着吧!”

“这兵部调兵制度改革之事还需明日朝会上议过才行。”

听到这话,范景文、史可法互视一眼告了一声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其实改革调兵制度乃至更多的细节,崇祯早已在心里酝酿已久。

之所以刚才没有和范景文说清楚,那是因为没必要,因为改革这事可不是两人在御书房说说就能决定的。

他要的只是有人支持改革,能让改革顺利进行。

范景文,史可法两人走后,崇祯似早有预谋般向王承恩吩咐:

“大伴,派人通知天武军统帅孙传庭、天雄军统帅卢象升参加明天的朝会。”

“老奴遵旨。”王承恩应了一声,便快步而去。

时间如水,午后御书房中,崇祯正眉头紧皱的看阅着各地反馈上来的赈灾奏章,突然,门外小太监来报。

“陛下,骆养性求见。”

崇祯手里拿着奏章,头也不抬随口叫道:“宣他进来。”

眨眼间,骆养性来到御书房,还不等他行礼,就听到皇帝的话传来。

“不必多礼了,你有什么事?”

虽然崇祯说不必多礼,但骆养性还是躬了躬身。

“回禀陛下,陛下先前让微臣找的宋应星已到京师,陛下是否召见。”

宋应星到了么,还真是巧,也不知同在江西的李邦华会不会也赶巧在这几天赶到?

崇祯心里想着,随而吩咐道:“既然入京了,朕自然是要见上一见。”

听到崇祯的话,骆养性不免有些诧异,这个宋应星究竟是何许人也,一介草民,竟能得陛下亲自召见。

“微臣领旨,这就去带宋应星来面圣。”

骆养性心里嘀咕着应承了一句后,便夺门而去。

两刻钟后,骆养性带着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男人来到御书房。

“草民宋应星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打量着皮肤黝黑自称草民的中年人,笑着抬了抬手:“免礼,起身说话。”

“草民谢陛下隆恩。”

宋应星不卑不亢应声而起,虽然是第一次面见皇帝,但却没有丝毫拘谨与胆怯。

这让崇祯颇为欣赏,于是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谈起了自己找他的原因。

“朕偶然听说江西宜县县学有个叫宋应星的教书先生在农学一道上颇有研究。”

“眼下我大明正逢连年灾荒,粮食短缺,正需要宋先生这样在农学一道上有所钻研的人。”

“朕欲想让宋先生入朝为官,向我大明百姓传授推广农耕知识,不知宋先生意下如何,可否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关于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秦明开启系统直播,盘点最强历史帝王。第十名第一位,汉明帝刘庄。最强二代守成之君!永平之治,不输贞观。开疆拓土,再复西域。第十名第二位。宋太祖赵匡胤,一代雄主,生于乱世,平定天下,统一中原。壮年暴毙,尤为可惜。第九名:汉宣帝刘询,造就孝宣中兴,开创西汉极盛之世。汉家雄风,威震四方。…………第二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缔造者,万王之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大唐
倚栏听风雨
烛渊传
烛渊传
关于烛渊传:盘古初辟混沌天,太极两仪四象悬。鸿蒙初定三族出,龙汉初劫烛皇显鸿钧传妙道三千,诸天七圣了道玄。女娲造世功德满,后土六道轮回全。巫妖之乱终得了,炼石补天护众生。三皇五帝临治世,商周之争为封神。西游之行取经路,原是佛道较一场。世间万物俱有道,遵道而行天佑之。后人安得需谨记,因果循环自为真。本书当不拘一格,以历史神话故事小说为本,将中华历史于书中一一体现。力求为列位看官展现一个不更加真实的洪
博渊尊少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关于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冷墨言接到兄弟遗孤来电。万万没想到,好兄弟居然在古代给他整了个大活。养养兄弟遗孤,打打野、偶尔给古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可慢慢的他发现好兄弟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遇到的一个个古人都对自己图谋不轨。大幕拉开,在朋友、下属、红颜、兄弟遗愿等一份份羁绊纠缠下。面对景国的绝境,冷墨言终是无法独善其身,亲自下场救景国于危难之间。既然躲不开,那么就给古人一点现代超前的震撼吧!
脑袋八个窟窿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宅男穿越为皇太孙朱瞻基,春芳斗艳,不知道采撷哪一株,满座的御宴很平淡,治病靠喇嘛,太监满地走,宫女赖着不走,王爷满天下,公主命薄休,储君独又独,哪里有朋友?平凡的画图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宫廷生活。
小一号
我,孙山,科举
我,孙山,科举
关于我,孙山,科举:「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县
西门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