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第九十二章 改组刑部

自朱瞻基登基以后,大明的财政情况大大地改善,朝中诸臣唯一诟病的就是皇帝不喜儒学,话说学艺卖于帝王家,既然学了又不用,那不是浪费吗?

虽然如此,又无可奈何,老臣们稳重,不愿意搞没有什么意思的主义之争,而年轻的御史们,还不够给力,所以朝堂一向平稳,加上上朝的人也不多,年纪太大的就免于上朝,还有生病的。

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当属刑部左侍郎樊敬,今年七十二岁,洪武三十年进士,带过兵,屡立战功,主要负责后勤粮草。

刑部尚书顾佐身体不好,搞到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大理寺卿熊概(胡概)在做,刑部和大理寺职权不清,而大理寺官员经常被派往地方稽查,又在做巡按的事情。

刑部下设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辽宁十四个清吏司,各司设郎中一名、员外郎一名、主事两名,分为宪、比、司门、都官四科。

早朝议事结束,大臣们头疼了,看情况皇帝又要念叨了。

“治国,吏治、民心、民生,要常抓不懈。

治理国家终究还是要靠臣子去落实,什么难题都交给皇上,那要臣子何用?

父皇在的时候,曾经让大臣们针灸时弊,当时虞谦上书七条,结果反召到诬陷,降级降职,并且不允许其上书。

结果,大家都知道,其后大多数人便明哲保身,不愿意多事,议事不积极,不敢说真话。

待虞谦官复原职,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

一叶而知秋,见微而知著。

大明的河患,北方的旱灾,部分沿海地区的盐渍,自永乐至今都没有很好的改善。”

说着,他便一步一步走下台阶,众臣子看到今天皇帝的言行举止与以往不同,不明所以,一个个低头不言,只有踏踏地脚步声。

“国家初安,百废待兴,正是你们大展拳脚的时候,什么事情往上一递,甚至隐瞒不报,报喜不报忧,这样就完事了?

你们自己说说,这样子像话吗?

朕很早就说过,工部是负责策划、立准则、监督、验收,而不是施工,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感悟吗?

灾害之前没有水文监测,天象预警,没有预防措施,之后又有怎样的应对措施,怎样赈灾,如何预防瘟疫疾病?

既然居其位就要为黎民百姓负责,你们下去之后要好好想想,幡然醒悟,现在还不算晚。”

散会后,跟太后请安,然后又到了文渊阁,杨士奇等也刚好吃完早餐,这里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灶台,不用来回奔波。

“士奇,朕昨天跟陈师交代了八点,准备将它们在邸报上刊印,你落实一下,另外,朕准备用黄福和苗衷替代张本和蹇义。”他接着跟大家解释了一番。

“治理国家要靠法,这个法不仅是法律,还有规范、准则、约定等。

刘基曾经写过一遍文章《卖柑者言》,柑者,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关于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秦明开启系统直播,盘点最强历史帝王。第十名第一位,汉明帝刘庄。最强二代守成之君!永平之治,不输贞观。开疆拓土,再复西域。第十名第二位。宋太祖赵匡胤,一代雄主,生于乱世,平定天下,统一中原。壮年暴毙,尤为可惜。第九名:汉宣帝刘询,造就孝宣中兴,开创西汉极盛之世。汉家雄风,威震四方。…………第二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缔造者,万王之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大唐
倚栏听风雨
烛渊传
烛渊传
关于烛渊传:盘古初辟混沌天,太极两仪四象悬。鸿蒙初定三族出,龙汉初劫烛皇显鸿钧传妙道三千,诸天七圣了道玄。女娲造世功德满,后土六道轮回全。巫妖之乱终得了,炼石补天护众生。三皇五帝临治世,商周之争为封神。西游之行取经路,原是佛道较一场。世间万物俱有道,遵道而行天佑之。后人安得需谨记,因果循环自为真。本书当不拘一格,以历史神话故事小说为本,将中华历史于书中一一体现。力求为列位看官展现一个不更加真实的洪
博渊尊少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关于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冷墨言接到兄弟遗孤来电。万万没想到,好兄弟居然在古代给他整了个大活。养养兄弟遗孤,打打野、偶尔给古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可慢慢的他发现好兄弟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遇到的一个个古人都对自己图谋不轨。大幕拉开,在朋友、下属、红颜、兄弟遗愿等一份份羁绊纠缠下。面对景国的绝境,冷墨言终是无法独善其身,亲自下场救景国于危难之间。既然躲不开,那么就给古人一点现代超前的震撼吧!
脑袋八个窟窿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宅男穿越为皇太孙朱瞻基,春芳斗艳,不知道采撷哪一株,满座的御宴很平淡,治病靠喇嘛,太监满地走,宫女赖着不走,王爷满天下,公主命薄休,储君独又独,哪里有朋友?平凡的画图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宫廷生活。
小一号
我,孙山,科举
我,孙山,科举
关于我,孙山,科举:「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县
西门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