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的搞笑场面?】
古人坐不住了,祭祖这么重大庄重的场面,搞笑是什么意思?做什么搞笑了。
要是自家在祭祖的时候,哪个敢搞出什么花样,看族里饶不饶得了他。
(多年没有回家祭祖的人,在地里转了半天愣是没有找到自家祖坟是哪个?)
不少古人大骂“不孝子孙”,这是把自己的根给忘了啊。
(拜错坟了怎么办?上香、磕头,烧纸一个不差,结果完成后发现不是自家的。)
看着天幕上的几人认真在坟头祭拜的场景,欣慰的表情顿时僵在脸上。
这要怎么办?有点难办。
烧了东西也不能重新拿回来啊。
要不就再重新买一些东西去祭拜自家的吧。
旁边还没有烧的衣服鞋子之类的就先留着吧,留给自己家的,不要再便宜别人了。
古人看着都替他们着急。
(昨天上午,我带着儿子给爷爷扫墓,当我点着一捆冥币,在一边感叹现在的冥币造的越来越像人民币的时候。
我老婆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哪里呢。
我说“我正在扫墓。”
老婆说“扫墓为什么不能把冥币带过去,今天从银行取的五万块不知道去哪里了。”
我反应过来赶紧把火熄灭,看着快烧完纸币,心里难受的紧,在爷爷的坟前哭晕了好几次)
古人看着天幕上还剩下的几张纸币还有一旁整整齐齐的冥币也是觉得难受。
都是粉粉的颜色,不仔细看,还真的是挺像的。
这人拿错也是有些情有可原的,要是自己家发生这种事情,那绝对不能。
五万块啊,相当于五万个铜板了,这得是多少钱,要干多久才能挣到这么多的钱,就这么烧没了,简直要人命。
看着哭的不能自已的男子,也不觉得此人可怜了,哭晕了几次也是太悲痛了。
总之这是白烧了,自己损失,祖宗也没收获。
哭累了就回家拿真正的冥币吧,下次不要搞混了。
宋朝之前没有纸币的时代,则是比较庆幸,手里的银钱铜板和冥币不一样,是绝对不会搞混的。
北宋开始已经出现了纸币还在纸币的颜色和冥币的颜色差别还是挺大的,而且能用得起纸币的人家也轻易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朱元璋想起自己发行的“大明宝钞”,心想着和后世的纸币作用差不多。
五万块对于一个百姓之家也不是一笔小钱,甚至很多家庭都没有这么多存款。
就是自己现在是皇上了,生生烧没了这么多钱,也是会心疼的。
宋明清时期,不管是什么样子的银票,明朝的宝钞也罢,清朝的官票、汇票也罢,凡是手中有这些的,也都心里稍稍记下,不乱放不乱丢,更不乱烧。
(家里的孩子把自己的作业烧给祖宗,希望祖宗能够做完后托梦给他。)
这个操作就挺让人心动的,尤其是祖上有先人生前考取功名的。
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方法呢,不少人觉得试一试也无妨,万一成了呢,那岂不是祖宗保佑了。
家里没有这条件的只能自己多烧些香,努力读书,争取自己成为能够庇佑子孙后代的人,到时候香火鼎盛,到下面也不必担心了。
听到这句的人嘴角抽抽,不知道如何反驳。
最明显的就是自此之后,族中的人对自己更加好了,对自己的态度更加和蔼了,以往不爱搭理自己的,现在遇到也会笑笑打声招呼。
以前是看自己能不能为族里争光,让族里得到实打实的好处,现在连自己死后能带来的益处都考虑到了,自己就真的谢谢啊!
(去年清明一家人去上坟,大姑家17岁的表弟突然抽抽两下,然后低沉的笑了两声,说道:“都来了,算你们还有点孝心。”
接着快速蹲下拿起贡品就吃。
二姑家15岁的表妹直接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