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狗收拾了近半个时,总算把需用的一些物品摆放到位。
try{ggauto();} catch(ex){}
给哈比的食盆里加了一些狗粮和饼干以后,莉雅拉拢窗帘,略有生疏地开始制造“灵性之墙”,举行仪式。
这并不困难,她完成得很顺利。
瓦莉拉在看顾之余,也顺便使用了骨牌信物,把写给德莱拉的回信送了出去。
下午三点半左右,旅馆的服务生按要求送来斯托恩的特色甜点和温暖的奶茶,为瓦莉拉和莉雅扫去了最后一丝疲乏。
在寒冷的冬,有什么是比坐在燃起的壁炉前方享用甜品还要更加美妙呢?
更别还是在时长半的旅途之后。
下午茶以后,瓦莉拉她们一边翻看旅馆提供的斯托恩旅游地图一边闲聊,直到戴莉的信使,那个没有眉毛没有眼睛没有鼻子只有嘴巴的诡异脸孔送来回信。
因为先前通过仪式寄信的是莉雅,信纸理所当然地也被交给了她,但实际上,这封回信真正的收件人是瓦莉拉。
信中的内容自然是瓦莉拉维护身份的计划相关。
看过以后,瓦莉拉了解到计划执行的最新进展,发现效果确实相当不错,表面看一点问题也挑不出来。
如果不是阿罗德斯的提醒,她肯定也会像戴莉那样,忽略了那一点的缺漏。
它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也可能会在以后的某量变引起质变,完全破坏掉瓦莉拉这次维护身份计划的所有成效。
不过现在既然已经发现,那自然是可以想办法避免。
看来明去拜访斯托恩大学米歇尔·德伊特副教授,她的“前任大学导师”以后,还要去一趟圣蒙特罗教堂,亲自去和那位米拉·赛特修女聊一聊。
戴莉想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在了解情况以后,她动用黑夜教会的资源,找到了合适人选米拉,经对方同意以后,通过入梦暗示微调记忆的非凡手段,将对方过往的身份经历嫁接给瓦莉拉,从而为瓦莉拉的身份营造出真实存在的历史痕迹,在最大程度上落实了身份的真实性。
据信上的内容,米拉修女五年前入学斯托恩大学时,就是米歇尔副教授名下的考古系学生,也是家境不好,只与母亲相伴生活,并且大学只读了一年就莫名退学,与瓦莉拉为自己编造的经历相当吻合。
信上戴莉也有提到米拉退学的原因:
其实当时米拉的父亲并没有去世,而是一直留在恩马特港,与米拉母女的联络很少,至于原因……他是“真实造物主”的忠实信徒,在极光会中争取成为非凡者的机会。
在米拉父亲的影响下,米拉的母亲也渐渐成为了“真实造物主”的信徒。
四年前,米拉的父亲被“值夜者”抓获,米拉和母亲也受到牵连,被带到黑夜修道院进行信仰审查。
好在米拉仍然保持了对女神的信仰,这几年也尽力帮助母亲回归了信仰的正道,这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宽松的处置。
她的父亲自然是只能成为封印物研究员,母亲的余生也只能是修道院中的一名普通修女,不过她本裙是可以成为教会的官方非凡者。
不过无论如何,她都不得不脱离原本的身份,告别过去,换一个新的身份生活。
至于戴莉没有发现的那个缺漏,其实源于米拉的情感遗憾,她在述时回避了自己在斯托恩大学时期的朦胧恋情。
阿罗德斯给的提示是,米拉与那位男士有一个约会见面的默契暗号——
尽管这有些强人所难,但瓦莉拉还是希望能向她询问清楚,尽量把计划执行完美。
当然了,如果对方实在不愿意透露,那她也只好放弃询问,再想其他办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