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圆满落幕。
礼部尚书胡濙恭敬地将十份考卷呈至皇帝御前,请皇帝钦点一甲之名。朱祁镇审视着这些考卷,心中涌动着一股激动,未曾料到自己竟也有钦点天下士子之时。
“天下英雄,皆入朕彀中矣!”
他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他仔细审阅那十份考卷,对考生们的才华深感佩服。即便是八股文,也能被他们写成如此锦绣般的文章。
最终,他提笔钦点了状元之名。
“杨贵芳!”
朱祁镇对这位年轻士子一直颇有好感,他不仅武道修为高深,文采斐然,对朝廷时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不愧是杨阁老之子,将来必成大器。
他还注意到了李秉的名字,然而相比之下,其文章略显逊色,未能跻身前三甲,被点为第七名。十份考卷中,一甲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七份则为二甲的前七名。
“将名单呈给太后,让她也看看。”朱祁镇挥手示意。
“遵旨。”胡濙点头应允。
钦点状元之事,自然应由皇帝亲为,自古以来便无太后来钦点士子之例。太后亦不敢越此雷池,否则恐遭天下士子非议,斥其欲效武则天之行。
“殿试已毕,朕欲在文华殿设宴。”朱祁镇宣布道,“届时,将状元、榜眼和探花一并请来,朕欲亲见其风采。”
胡濙闻此言,心中大喜,因他深知这体现了陛下对天下士子的深切重视。
……
翌日,文华殿。
店内摆了十几桌,桌上是各式各样的珍馐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殿内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喜气洋洋。
乐师们坐在一旁,手执乐器,演奏着欢快的乐曲。群臣依次落座,谈笑风生,举杯共饮,欢庆这一盛事。
朱祁镇端坐在高台之上,目光缓缓扫过群臣,随后站起身,朗声笑道:“唐太宗首次举办科举时,激动得跑到厂子外面,观看各地举子入场,并志得意满地说:‘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矣’。哈哈,朕此刻的心情与他一般无二。朕已审阅了今年的考卷,质量上乘,这些士子将来必成大才。”
群臣闻言,纷纷大笑,气氛愈发融洽。朱祁镇见时机已至,便挥手示意:“那就请今年的文曲星们上殿来吧。”
不久,太监引领着今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步入殿内。百官的目光瞬间聚焦于他们身上。状元郎杨贵芳,器宇轩昂,风采照人;榜眼则是一位中年士子,面色严肃,沉稳内敛。然而,那探花郎却显得有些失礼,面色通红,仿佛刚刚饮过酒,走路时身形还略显摇晃。
三人行至台阶下,恭敬地磕头拜见皇帝。
“了不起啊!”朱祁镇从台阶上走下,来到三人面前,仔细端详着他们,“朕来看看本朝的文曲星,都长什么样。”
状元和榜眼都抬起了头,唯独那探花仍趴在地上。朱祁镇走到他面前,太监连忙上前推了推那探花。
那探花郎这才勉强抬起头,面色依旧通红,一身酒气扑鼻。朱祁镇见状,轻笑一声:“探花郎,你莫不是想做本朝的李白?”
他此言一出,本是为了幽默一下,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毕竟,这人明知道要面圣,却还喝酒,实在是无礼。不过,对于士子而言,有些小毛病也无伤大雅。
try{ggauto();} catch(ex){}
“陛下,学生做不了李白。”探花郎昂着头,直言不讳,“但陛下你却能做唐玄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