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第193章 张宪恶到骨子里,让小鬼子永世不得超生

另一伙鬼子得到了相对一些的优待,216人,归属于师团野战医院,有多名医生。

正让翻译跟这些医务人员沟通,挑选其中宁死不听话的,拉出去毙掉,剩下的这些可以保留观察。

整个师团的兵力2万出头,差不多相当于四单位挽马师团。

除了师团司令部的330人没在,其余的基本全被拿下。

四个步兵联队,满编3700人,逃五六百人,其余全被击毙。

死伤的鬼子堆积如山,根本没办法辨认还有没有活着的。

按照张大彪的一贯作风,直接浇油吧。

就算有活着的,也没必要浪费医疗药品来救治了,一把火烧了干净,又省心,又省力。

县城已经搬运一空,居民撤的撤,逃的逃。

房屋破败,大火纷纷燃起。

士兵就利用这座衰败的县城,当做109师团的葬身之所。

不断的把鬼子尸体扔进火海,依稀听到了惨叫声,不绝于耳。

缴获大量的武器装备,步枪一万余支,有好有坏,有的被鬼子专门损坏。

并不影响拿回去回炉重造。

各种火炮48门,掷弹筒300余具,马匹数千,遗留的作战物资堆积成山。

小鬼子的单兵装备,基本被扒拉的干净。

扯下棉衣后,再扔进火海当中。

负责打扫战场的士兵满手鲜血跟泥污,为了犒赏他们的辛苦,允许他们直接挑选一些战利品。

小鬼子的身价也穷富不一,如果运气好,摸到了一名佐官的战利品,还可能弄到金表。

张宪不是冷血武器,需要给士兵一些激励,才能激发他们杀鬼子的热情。

一边清理残局,一边盘点人数。

基本可以认定,小鬼子的109师团覆灭,逃走的兵只有百分之二三左右。

只有几百人逃进了山区。

其余的全部堵在了平安县城内,死伤殆尽,杀戮一空。

清理战场的过程远比进攻要麻烦,打进来只用了一天,但清理战场可能需要三五天。

车马往外运输收缴的物资,一辆接着一辆。

这时候并不着急,张宪舍得不用大卡车,省点油吧,用骡马大车就挺好。

顶多费点粮食,顶多耗费些运输的时间。

篝火彻夜不息,轮番安排士兵打扫。

张宪已经来到前线,闻着空气中的血腥味,莫名的兴奋异常。

吩咐魏大勇,招来通讯兵。

“得让曾老哥筹备一下言辞,如何发表作战报告才能引起最大的轰动。我第五集团军近乎全歼鬼子一个师团,这样的战绩如皓月当空。”

“另外,把鬼子少将的指挥刀给我拿上来,率先清理干净,用麝香熏的香喷喷的。”

“连同其余的佐官刀作为战利品,上缴到统帅部去。”

“也算老子对统帅部投之以桃,希望他们能够报之以李。”

“谁要是蛐蛐第五集团军不是中央军,这把将官刀会砍他们的脑袋。”

有这些战利品汇缴上去,日后的军饷,统帅部高低得考虑一二。

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亲自吩咐魏大勇去办。

“最后,割下鬼子佐官级军官的脑袋,用器皿封装,用防腐水浸泡。找最好的道家师傅过来,一定要找风水眼光强的,送他们一个永世不得超生的击穴。”

多损啊,这不是浪费我们的土地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陈怀信再次无缘金榜,为求生存,他只能在长安城内替人写信写诗,等待三年后再次参加会试,却浑然不知自己的未来,已被承国女帝看在眼里。第一次未来,他喊着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成锦绣灰,便将大承搅了个天翻地覆。第二次未来,他喊着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便让那承国上下遍是黄巾。第三次未来,他喊着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便把承国换了天地!……他在军前说着你们知道一个炊饼多少钱吗?,他怒吼六朝...
狐狸困困
都重生盘龙了,谁还灵魂变异啊
都重生盘龙了,谁还灵魂变异啊
重活一世,灵魂变异那么危险的事,谁愿意,谁变异去!反正,我是不想,长生,就OK了。至于超脱,看心情吧多年以后......你到底,有没有灵魂变异啊重温盘龙,致敬经典。这是一部穿越盘龙,和林雷、秦羽一样,一步步修炼变强,直至......————本书前期慢热,喜欢爽文的朋友,可以跳过从第九十五章开始阅读……
我不是南墙
大明假皇孙
大明假皇孙
我穿到了大明,洪武二十四年。过着苦逼的生活,畅想如何造了大明的反。一个太监突然拉住了我,咱家请小郎君去做皇孙!~(无系统,无面板)又名《大明:冒牌皇孙,群臣求我登基》《大明假皇孙,我要夺嫡》
花间无
太平记
太平记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历史的重大变局之中,主导了前四分之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浪潮,正在急速的退去,世界将会迎来怎样的未来犹未可知。而本书所在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公元二世纪中叶,距离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帝国已经过去了大约三个半世纪,距离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帝国也过去了大约一百二十余年。在开头的四位天子之后,东汉帝国就陷入了天子幼年登基——早夭——幼年登基——再早夭的恶性循环。由于幼.
克里斯韦伯
快穿:炮灰撸起袖子加油干!
快穿:炮灰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于快穿:炮灰撸起袖子加油干!:叮,检测到您刚刚被鱼刺卡到喉咙致死,请问是否绑定系统?
张家书迷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