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节!
的战争史,详细记录大唐从消灭隋末群雄到四方征战周边诸胡的鸿篇巨著。
虽然说相关的大事过程,朝廷自有专门的修史体系负责记录并修编,但这些史官们或许文法精巧、妙笔生花,但终究不是专门的军事人才,对于相关战争的记录与总结并不能做到深入具体。
编修一部专门的战争史,记录下大唐创业的艰难、对外征战的恢弘,让人在看过之后既能为大唐的辉煌强大深感自豪,又能通过具体的战争实例学习到战争中的兵法韬略与博弈技巧,这是李潼很早便有的一个想法。
唐休璟深谙兵法、同时又阅历丰富,而且还有着不俗的经义造诣,毕竟乃是正经的明经出身,无疑是主持此事的最合适人选。
在听到圣人这番构想后,唐休璟一时间也是颇感意动,对于这一部尚存在于构想中、暂命名为《三朝兵典》的兵书已经充满了各种设想,忍不住便向圣人提出各种建议进行完善,丝毫没有将要从位高权重的安西大都护转为修书匠的失落。
当然,这也不是因为唐休璟淡泊名利,而是因为时人的价值观与后世还是有所差异。立德、立功、立言这人生三不朽对人价值观的影响本就颇为深刻。而且唐人对于修史本就有着极高的评价,甚至就连宰相都不能人人得到这一殊荣。
眼见唐休璟积极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李潼也是大感欣慰。当然,唐休璟此番归朝,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修书匠,在官爵方面,朝廷也准备了颇高的殊荣待遇。
首先在散官方面,朝廷给予了唐休璟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殊荣。一品散官基本上是很少授予在世的臣子,甚至就连武氏诸王当权时的武周时期,李昭德要将武承嗣架空出朝堂,朝廷也仅仅只授给了二品的特进。
至于爵位,则就直接拉升到最高一级的国公。所以唐休璟入朝之后,单从官爵而言,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位极人臣。
当然,地位已经如此尊崇,那么具体的军政事务自然是不能再参与、过问的。
李潼作此安排,倒也不是担心外戚乱政的问题。毕竟如今的他年富力强,且一力平复国中种种内乱,可谓是威望崇高,对朝廷的掌控力也是十足,不要说唐休璟没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有,在朝中也根本没有呼风唤雨的空间。
话虽如此,李潼还是不希望朝中有明显的外戚之党存在,从而让朝情局势影响到家庭关系。所以虽然将唐休璟召回朝中,但也安排了一个生人勿进的尊荣位置。
讲完了这一桩事,东方天际已经浅露鱼白,趁着离早朝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唐休璟又浅述了一下西域目下的局势。
四镇方面,局势尚算平稳,当地诸邦部包括西突厥十姓部落,基本上还能保持对大唐的恭顺听从。但四镇所在仅仅只是覆及了西域与大唐密切相关的核心区域,而在更外围的地区,由于大唐此前收缩休养的国策,安西大都护府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四镇,并未对外有所行动,控制力则就稍显不足。
这其中隐患比较大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西北侧的拔汗那国,一个则是位于西南侧的小勃律国。
这其中,小勃律国位置比较靠近吐蕃的后藏象雄地区,是吐蕃势力向西域延伸的一个重要通道。数年间吐蕃再次发动对四镇的争夺却被王孝杰击败,之后有一段时期便主力向这个方向寻求突破,至今吐蕃所扶立的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仍在这个区域活动。
只不过眼下吐蕃的重点仍在国中的内斗,显然是没有精力兼顾到这个方面的对外扩张,所以小勃律国方面的不稳定暂时可以不计。
至于拔汗那国,还有一个让人更加熟悉的古称,那就是大宛国。而这个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则就更加勾动了李潼的思绪,那就是唐休璟奏告在拔汗那国发现了一些大食人活动的轨迹。
对于这一时期的大食,李潼了解不多,但也深怀警惕。虽然说眼下这个时间点距离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仍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当听到唐休璟说大食人居然已经在大唐所控制的西域外围地区活动,心里自然生出许多的想法。
不过接下来唐休璟的解释让李潼意识到他是有些疑神疑鬼了,唐休璟久在西域,对于大食国的形势也有一些了解。
眼下的大食国国中动荡不逊于吐蕃,地方上各自为政,即便有进入西域活动的痕迹,但也只是区域方面的一些试探行动,并不是什么举国东侵的信号,尚不足以威胁到大唐在西域的核心利益。
就算大食会有进一步的过激举动,要与大唐发生实际的碰撞,单凭眼下大唐在西域的驻军以及统治基础,也足以挫败此一类的挑衅。
听完唐休璟的解释,李潼暂时放了心,只是提笔将相关事则记录下来,着员收在殿中显眼处,准备之后加强了解。
这时候,早朝时间也已经到来,随着晨鼓声响起,李潼便也站起身来,与唐休璟一起离开内殿,往正殿去接受群臣并诸蕃的朝拜进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