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82章 白居易:乱世中的诗笔与政声,从《琵琶行》到《长恨歌》

一、乱世砺志:少年白居易与早年仕途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诞生于公元772年,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时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实则出生于河南新郑。其少年时期适逢唐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动荡岁月,这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早早就立下了苦读以求学问、以诗言志的人生志向。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白居易不负所望,一举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两年后的802年,他与同为诗坛翘楚的元稹一同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之职。不久,他又在“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盩庢(今西安周至县)县尉。这一系列的科举成功和早期官职变动,不仅彰显了白居易出众的才学,也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二、直言敢谏:积极参与政治,倡言改革

在职期间,白居易以其进士考官、集贤校理等职务,深度介入国家政务,展现出了超凡的行政智慧与锐利的政治洞见。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创作之外,同样在政坛上挥洒着他的才智与胆识,成为那个时代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白居易任职期间,不仅专注于草拟诏书这一常规政务,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与决策。他频繁上书论事,无论涉及国计民生还是官场风气,皆能以犀利笔触直击问题核心,毫不避讳权贵势力,敢于揭露时弊,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这种勇于担当、直言无忌的精神,在当时往往充斥着阿谀奉承与明哲保身氛围的官场上显得尤为可贵,树立了一个公正无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官员典范。

815年发生的宰相武元衡遇刺案,更是将白居易的正义感与政治勇气推向了极致。武元衡是唐宪宗时期的重要宰辅,其深夜出行时遭遇刺客暗杀,震惊朝野。面对如此重大案件,许多官员或因惧怕牵连,或因顾忌权势,选择了沉默或避重就轻。然而,白居易却挺身而出,疾呼朝廷应严惩凶手,以正视听,维护法纪。他的举动虽被部分人指责为“越职言事”,即超越了其本职工作范围干预高层事务,但实质上,这正是他秉持公义、恪守职责的直接体现,反映出他对国家法律尊严的扞卫以及对朝廷秩序稳定的深切忧虑。

然而,这样的正直行为并未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支持,反而招致了恶意的中伤与诽谤。那些忌惮白居易直言之威、不满其挑战既得利益者权威的人,借机对他进行攻击,最终导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贬谪不仅是对白居易个人仕途的重大打击,更是对当时政治环境中公正力量受挫、言论自由受限的一种象征。

三、宦海浮沉:地方治理与再度起复

尽管经历了贬谪江州的挫折,白居易并未就此消沉,反而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积极务实的态度,继续在政坛上发光发热。822年,他被委任为杭州刺史,这一任命成为了他仕途上的重要转折点,也为其后续的政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关于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萧云穿越到亮剑世界的抗日战争时期,身负系统,凭借签到空间获取各种现代知识与物资,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牟勇,二人共同对抗军阀、特务等反派势力,以家国情怀为信念,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打击侵略者,目标是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安宁。
醉清风明月
答题:从始皇开始
答题:从始皇开始
关于答题:从始皇开始:有一天,方块闲着没事儿干创造了一个空间,然后从始皇开始降临,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始皇]什么朕的大秦二世就亡了![刘邦]什么,始皇帝![王莽]我又穿越了?
妖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关于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在某团工作的齐润被飙车的富二代送去穿越到了东汉末年,阴差阳错加入了黄巾军,继续他穿黄袍带黄盔的日子。三国,黄巾,历史向,无系统,不降智,人民史观,底层起步,前期慢热,非爽文,如果你是真正喜欢三国,懂历史的,并且恰好是的粉丝,那不妨耐心的看一下,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月样般的彤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关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五边形战士,无系统。不是,方天画戟怎么在我手?吕布呢?貂蝉姐姐呢?还好都在。报告,曹操来合作…报告,刘备把孙权的脑袋带来合作…不是,司马懿来干什么?张羽泡着茶品着…
卷心菜投篮手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关于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单女主、系统、历史、争霸】开局老婆身份曝光,老婆二哥看不起我一个酒馆老板。是谁,给你的胆子?敢看不起,我这个拥有系统的穿越者。随着云泽的身份,一个又一个的暴露。众人惊呼:你怎么不早说,你说了,我哪敢挑衅你....
冷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