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第118章 朱轼:从高安走向清朝盛世的帝师元老

一、教导乾隆

在清朝的历史上,朱轼作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不仅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更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对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的教育上,朱轼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雍正帝深知良好的教育对于皇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特地选中了学识渊博且品德高尚的朱轼作为弘历的老师,希望他能够引导弘历成长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懋勤殿设坛行拜师礼,这一仪式不仅是对朱轼学识的认可,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朱轼对弘历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坚信只有严格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有一次,雍正帝见儿子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出于父爱,他向朱轼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担忧,认为即便是皇子,也不必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朱轼回答道:“教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性格和品质的重要性。即使贵为皇子,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否则可能会走向歧途。雍正帝听后,深以为然,不再干预朱轼的教学方式。

正是因为有了朱轼这样严谨的教导,弘历才得以成长为一位有着深远影响的帝王——乾隆。乾隆登基后,始终铭记着老师的教诲,对于朱轼充满了感激之情。传说中,乾隆曾经亲自前往高安探望朱轼,这不仅是对老师的一种尊敬,也是对朱轼人格魅力的认可。在这次会面中,朱轼用四盘二碗的简朴宴席款待了乾隆,这顿饭简单而不失礼仪,体现了朱轼一贯的生活作风——朴素而不失庄重。据说,这种宴席形式后来在高安地区流行开来,被称为“朱公席”,成为了当地人民待客的一种传统方式。

二、政绩显着

朱轼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以其清廉审慎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尊敬,更以卓越的政绩获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信任与重用。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并担任潜江知县以来,朱轼便以其廉洁奉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任期内,始终将“清吏治,正风俗”视为首要任务,倡导奖励廉洁、惩办贪污,以及禁止奢侈、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他取消了巡府衙门的额外摊派,并简化了巡府的仪仗队规模,这些举措有效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树立了良好的官风。

在担任浙江巡抚期间,朱轼更是以其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当地的海患问题。通过对海宁、上虞一带的实地考察,他发现原有的海堤因建造在浮沙之上而难以持久。为此,朱轼创造性地提出了“水柜法”来加固海堤,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耐水木材制作成水柜,内部填充碎石,横向排列于堤基之下,再覆盖以大石构筑堤身,并在堤外侧砌筑巨石以保护堤脚。这一方法的成功应用,使得海堤更加稳固,有效防止了海潮侵袭,极大地减少了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福祉。

康熙五十九年,朱轼晋升为左都御史,继续在救济灾民、巩固边防等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康熙六十年山西、陕西遭遇大旱之际,朱轼被派遣至山西组织赈灾工作。他不仅严惩了趁火打劫的贪官污吏,还鼓励富户和绅士捐粮捐款,帮助灾民渡过难关。此外,朱轼还积极整顿漕河水道,暂停征收米船课税,促进粮食流通,并设立医疗机构救治患病灾民。他还建议在山西建立社仓以备荒年,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引入泉水灌溉农田,使得民众从中受益匪浅。

进入雍正朝后,朱轼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之职,承担起宰相的职责。他得到了雍正帝的高度信任,被御赐“朝堂良佐”匾额,并多次晋升,直至太子太傅。乾隆即位后,朱轼继续担任重要职务,成为乾隆倚重的大臣之一。

三、朝堂良佐

朱轼作为清朝早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学者,其一生的事迹充分展现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他出生于江西省高安市的一个普通农家,自幼立志于学,勤奋苦读,终于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仕宦生涯。朱轼的政治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推崇朱熹学说,秉持“君主专制+道德教化”的为官之道,强调通过教化来改变民风民俗。

在担任潜江知县期间,朱轼将“教民易俗”作为施政的重点,他利用当地的方言编写训解材料,每月定期向乡民宣讲,推广圣谕十六条,旨在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无论在何地任职,朱轼都坚持推行儒家思想,创办书院,提倡儒学教育。他曾三次主持会试,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仅看重考生的学问,更注重其能否理解并发扬儒家经典的精神实质。

朱轼在政务上的成就同样显着。他在浙江巡抚任内,面对严重的海患问题,采取了“木柜法”进行海堤建设,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耐水木材制成水柜,内部填塞碎石,以此加固堤基,再在外层砌筑巨石,确保了海堤的稳固。这一工程大大减少了海潮对沿海地区的影响,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誉为“朱轼所修不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
关于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朱钰作为蓝星一个普通打工仔,在一次骑行中被闪电劈中,待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母女二人所救,眼之所见家徒四壁。心已便是沉入谷底。随后女孩母亲还让自己娶女孩为妻。而当朱钰从母女口中知道这个时代的冰山一角时,已感觉举步为艰,他应该如何让自己与母女几人活下去呢?[注所有背景人物都是虚构,不带去任何真实历史]
三笔浓情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
关于穿越后我成了鱼玄机的老师:21世纪曾任孔子学院老师的段书瑞,因一场车祸穿越回唐朝,还阴差阳错的成了幼年女主的老师。什么?这个女学生还是唐代三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史书中的她遇人不淑,因感情受挫而放浪形骸,后来在遇到婢女的背叛后失手将其杀害,最后被京兆尹处死。可现实生活中的她,分明只是一个心地善良,才华横溢的女孩。她渴望大展宏图,也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次,作为师傅的他能否帮她改写命运,迎来更
飞渡关山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关于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
哈李路亚
穿越之赵云传
穿越之赵云传
关于穿越之赵云传:赵小云莫名其妙魂穿儿时赵云,在这乱世始端,赵小云利用后世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同时不断学习当代知识开始了,融入当代社会,打造他的传奇人生
九龙玄宫塔道的老曾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
关于无双毒士:女帝叫我活阎王!:退伍老兵许良穿越到了大乾朝,开局就要被诛九族!恰逢魏国逼迫大乾,女帝下诏:若解大乾之危,可免死!许良:我有一计可解魏国逼迫。女帝:何计?此计名为换国之计,魏军来攻时,放弃守城。魏军攻河西,我大乾取河东,他到我家来,我到他家去……魏国之危遂解。女帝:虽解魏国之危,楚国又来。可有退敌之策?许良沉默。若解大乾之危,可免流放!有计,名为引水绝户之计。可在楚国江水上游蓄水筑坝
南国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