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日,寇釐就给寇家的私学又找到了一个老师,李修推荐了一个叫作虞诩的人,说他十二岁通《尚书》,是天下奇才,此前一直在家照顾祖母,现在祖母病故了,他刚刚守完孝,寇釐可以邀请他。
既然是李修推荐,还给了推荐书,寇釐觉得人肯定靠谱,准备请假去陈郡武平县邀请,寇淑立刻有些动心,也想出去转一转,寇釐宠溺道,“路途较为遥远,我儿还是留京准备私学教材的好!”
寇家忙活这样的大事,当然要和姻亲邓氏、贾氏等说一说,希望他们也能派人过来学习。邓禹在世时,邓氏诸子每人得传一门技艺,邓氏相当的博学,所以邓骘听说后,爽快答应派人求学,还笑着对夫人说道,“寇氏竟然出了这样的奇女子,也怪不得妻弟这般得意!”
“我朝虽多有奇童,也没有力压太学生的,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淑儿所为都有利于国家,这当然是好事!”
“夫君,你也不想想,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才华,以后怎么嫁人?谁家夫君愿意娶这样一个天下闻名的女子?”
“曹大家不也是天下闻名的女子吗?”
“曹大家的夫君早早病故,这等聪慧至极的女子不是一般人能够娶得!”
一边说,寇氏一边看向丈夫,邓骘迟疑道,“夫人以为淑儿当入宫或者嫁给诸王子吗?不妥呀,帝王之家的内宅更加复杂,淑儿压根不可能安心治学!”
“淑儿那般聪颖,长相也标志,日后若有所出,必然聪慧过人,当今子嗣稀薄,若淑儿能入宫伺候陛下,或可助贵人一臂之力!”
“淑儿乃寇氏嫡女,若能竞争皇后,寇氏或愿意其嫁入皇宫,现在嘛,妻弟不会同意的!”
“也是!”
此时汉和帝还不知道有人要给他拉皮条,他听说寇淑在太学出名,寇氏又在办私学,相当的满意,汉王朝的仕进制度中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一个重要的选拔依据就是被选拔者的声望,可以说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东汉人才的选拔。
因此品评人物成为东汉一朝的重要风气,而太学中的青年学子在学习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获取了道义的力量,掌握了道德的制高点,他们很喜欢从道德的角度对公卿大夫的品评,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不过士人地位高了,屁事就多,对政治叽叽歪歪,针砭时弊也就罢了,这帮家伙还为王莽代汉制造舆论,虽然东汉成立后,通过奖励名节、控制太学授课内容等多个方面控制人心,但皇帝还是不安,万一这帮家伙又鼓吹王莽这样的乱臣贼子再次出现怎么办?
现在看到寇淑凭借着对算术的理解冲了一把太学,皇帝突然醒悟过来,得让太学生们多研究一些格物学,心思都放在算术、印刷术、育种这些问题上,自然就不会对着朝廷叽叽歪歪,所以要重其名……
寇淑年岁很小,比诸公主稍大,但却有这样的才华,日后必是一曹大家,和帝觉得闺女们与寇淑多接触也是好事,所以就下令中宫礼聘入宫寇淑入宫,陪伴公主保。
不过他刚刚说完,大长秋郑众就提醒皇帝,中宫被废,到现在到没有册立呢?汉和帝点点头,“继续下诏,册贵人邓氏为皇后,三次该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