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阴。
数日前,在一股来自北方的寒潮影响下,一场冻雨夹杂着小雪粒侵袭了始兴堡及周边地区,使得气温骤降至五六度左右。
冷冽的寒风吹过,让人感到一股彻体的寒意。
“这是冬天要到了吗?”刘阿水穿着厚厚的冬装,随着一队水手,依次登上了“征途号”帆船,依着船舷,看着雨雾蒙蒙的海面,嘴里喃喃地说道。
秋收工作初步收尾后,包括刘阿水在内的三十余疍民便应召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海上航行训练。
这艘大帆船原为西班牙跨太平洋贸易的商船,于两年前被始兴堡缴获后,一直封存于码头,再未被启用过,只是平时做做保养维护。
当决策委员会征询过全体穿越众的意见后,又经过郑重的集体投票,最终决定第二次大陆之行,将出动两艘船,以便从大明拉来更多的生产生活物资和宝贵的移民。
时不我待!
或者说,移民已是刻不容缓。
每个人都有一种浓浓的危机感,以及一种莫名的历史使命感。
殖民时代,大争之世,若是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强大的力量,如何能与欧洲列强争雄于大洋之上,如何能为华夏民族开拓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如何为后世的子孙夺得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时期,欧洲三十年战争刚刚进入中盘,波西米亚阶段的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但欧洲新教联盟以及法国却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复活,已初步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英格兰与荷兰则在幕后提供物资和金钱支持。
欧洲一场规模更为空前的大战已徐徐展开,并将更多的欧洲国家卷入其中。
这使得欧洲诸国将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点聚焦于欧洲,聚焦于新教联盟与哈布斯堡之间的战场和外交层面,暂时放缓了对美洲及其他地区的殖民活动。
而在华夏神州大陆,大明虽然在天启六年(1626)取得了“空前大胜”的宁远大捷,但并为对盘踞在辽东的建奴构成致命性打击,东北边患依旧十分严峻,很大程度上拉扯了大明的精力和财力。
在大明中枢,天启皇帝于五月十八日,在西苑游船戏耍时,意外落水,尽管被及时救起,还经诸多御医诊疗,但却落下病根,身体每况愈下。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乙卯(二十二日),天启帝驾崩于乾清宫,其弟信王朱由检随即于八月丁巳(二十四日)登基,年号崇祯。
至此,大明的末日业已进入倒计时。
因为,就在崇祯元年(1628年),陕西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人引数万饥民起义,全陕响应。
未久,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自成随后投入高迎祥军中。
轰轰烈烈的陕西流民起义将很快席卷整个北方,剿而不灭,灭而不死,绵延十余年,历经整个崇祯朝,最终星火燎原,吞噬了煌煌大明王朝。
明亡!
清兴?
然后……
剃发易服!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江阴八十一日!
庚寅之劫(即广州之屠)!
……
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屠杀,使得神州大地亿万百姓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损失人口数量超过数千万之众(不同学者对明亡清兴时期的人口损失争论不一,有人认为从两亿减少至八千万,有人认为从一亿减少至一千九百万)。
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历史风暴,穿越众该作何选择呢?
那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消极应对!
即使,囿于实力的不足,难以改变整个大势,但既然不期闯入这个时空,总要努力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
而想要改变某些事情,那必须拥有一定的实力。
移民!
持续地移民!
而且,要不遗余力地加大移民力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