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不在自己的地盘上,所以刘备也就没能发动“睡服”技能,和诸葛亮来一场促膝长谈。
第二日一早,诸葛均回到草庐后,诸葛亮对他说道:“我受刘皇叔三顾草庐之恩,不得不出山助他一臂之力,你和童子二人,就在这里继续耕种,不要让田地荒芜,等我帮着刘皇叔平定天下,就回来与你们一起隐居。”
听到这番话,陈璋不免想起了看过的央视版《三国演义》,丞相最后还是没能回到他心心念念的隆中草庐。
于是陈璋插嘴道:“卧龙先生何必执着于隐居。而且将来就算真的天下太平了,先生少不了要封侯拜相,到时候天下初定,战乱方止,不知有多少事要先生去做。”
“高祖(刘邦)时的酂侯(萧何),世祖(刘秀)时高密侯(邓禹,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初封也是酂侯)在助主上平定天下后,可都没有归隐田园,反而是留在朝中继续效力。这是因为天下初定,庶民黔首休养生息,两人既然有治国抚民之才,自然是义不容辞。”
“况且我观令弟也是一表人才,将来说不定也能出任一方守令,治境安民。到时候兄弟两人同朝为官,名留青史,岂不是一段佳话。所以我看,这草庐不回也罢,既然不回,那还是一把火烧了为好,省的记挂。”
刘备听完陈璋的话,若在军中少不了又要斥责他一顿,不过此时,他只是低声说了一句“伯玉不可胡说八道。”
然后就转头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伯玉戏谑之言,你千万不要在意。不过他有些话说的也在理,到时候天下就算平定,民生必然凋敝,先生怎么忍心弃天下黎民于水火,还请先生那时以天下苍生为念,继续助我与民休养生息。”
“至于令弟,不如同回军中,他与伯玉年龄相当,也可以出来做事历练了。而且先生把他带在身边,也方便先生教导。”
此话一出,诸葛均眼睛一亮,现在他差不多也就十六七岁,正是年少气盛之时,哪里受得住隐居这样枯燥乏味的生活。
诸葛亮见诸葛均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沉吟了一会后,决定就按刘备的建议,带着弟弟一块出山。
于是他对着刘备说道:“既然主公盛情相邀,那我就和舍弟一起随主公出山,不过亮还有一事,希望主公允准。”
刘备大喜,“先生但讲无妨,备无有不准。”
诸葛亮拱手道:“我已娶妻黄氏,只是如今她还在岳父黄承彦处省亲未归,我昨日已书信一封,上面写明出山之事,让她继续暂留在岳父处。我希望主公能派遣一军士,替我将信送达。”
“此事简单”,说完,刘备就从护卫中点出两人,让他们负责去送信。
诸葛亮从袖口里取出书信交给两人,然后把自己岳父所居之地的地址详细的说了一遍,两人暗暗记下地址,然后转身上马,一路往东而去。
接着,诸葛亮又让弟弟套上牛车,收拾了一些行李物品放在牛车上。然后他又锁上柴门,带着童子准备和刘备等人一起回返襄阳。
刘备命两位亲卫腾出战马给诸葛兄弟,至于载着行礼和童子的牛车就交给这两名亲卫负责驾驭。
try{ggauto();} catch(ex){}
临走前,诸葛亮回头看了一眼草庐,长叹一声:“唉,我此生估计是难以再长居此地了,就算将来能回,恐怕也只能是暂住了。”
刘备赶紧安慰道:“先生若爱这草庐,等到将来功成之日,备一定在雒阳城内为先生起一大宅,然后在宅内按照卧龙岗上草庐的样子重建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