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爱德华和另一个法国商人雷蒙特,都是在福州收购茶叶的时候遇到的孙茂才,听孙茂才说清国准备在东北自开商埠,俩鬼子高兴意外坏了。
在这些鬼子的眼里,大清虽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但是在政治经济上却和欧洲诸国有着很大的差距,军事上更是马马虎虎。
自从1840年的战事后,他们这些洋人只能在五口进行通商,个个都很不满足。
说实在的,大清确实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比跳舞城的条件得天独厚的多了。顽固的自然经济,对洋人低贱廉价的工业产品需求低的令人发指。
开开心心获得了五口通商特权的英法等国,十多年来的生意做下来,发现从大清这赚的钱,如果刨除鸦片走私的收入之外,还不如在小小洪都拉斯赚得多。
简直不可想象!
这几年英法都憋着劲,想要再从这个古老帝国身上撕开一道口子,以求获得更多的权益。至少也逼着清国皇帝多开几个口岸,让英国国内日渐过剩的工业纺织品能够有一块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不过今年起,英法和罗刹国在克里米亚大打出手,正是一脑门子官司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和顽固的清帝国拉扯,他们这些商人也只能聊胜于无的做些小本生意。
长毛军的势大,已经威胁到了洋人的生意,江浙一带被打的乱七八糟,洋人的买卖都被搞得不上不下,好好的广州贸易也寂寥起来。
所以他们只好转道福州,到这个没啥存在感的商埠进行茶叶贸易,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孙茂才这家伙。
老孙出发的时候,就已经秘密被乔致庸告知了营口开埠的计划,便将大清国即将破除先例,主动开放商埠的计划告诉了爱德华和雷蒙特这两个洋鬼子。
两人一听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老大帝国竟然也能主动开埠,真是给了他们洋人极大的惊喜。
一听说孙茂才想要运送对于的茶叶北上,俩人主动要求帮忙运送,运费只收一半就行。
孙茂才大喜之下,直接答应下来,带着两个洋鬼子就把船一路北上开到了营口港。
乔致庸得知了经过,便邀请两个洋鬼子到新建的同知衙门小住,要给两人接风洗尘。
爱德华和雷蒙特也很高兴,能够和这么一个开明的清国官员相处,简直是想象不到。
要是大清都是这样的官员,那他们的利益可就得到了保障了,自己两国也不用想着费心费力的发动战争了。
乔致庸的同知衙门就是在原本的盖县县衙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古代都讲究官不修衙,本来就很破旧,乔致庸为了节省经费也只能小作修缮,看着难免就不那么气派。
好在洋鬼子对这些不懂,惊讶的进了清国官府衙门,这可是不小的殊荣啊!
粤州那边他们可是不太好进入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是个非常仇视洋人的官员,对他们十分的不友好,哪有乔致庸这么好的待遇啊!
景寿闻讯也赶了过来,他看到乔致庸领着洋人进衙门,震惊的张大了嘴,急忙跟着进去看详细情况。
乔致庸倒是没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