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堡子的第一夜无声而过,第二天也没有什么劳动任务,说白了没开春的时候,在这依然冰天雪地的东北地区,也没什么活计可以干。
十二个人是马家堡子的第一批知青,昨晚的火炕烧的暖呼呼的,甚至把屋子里炙烤的有些空气干燥。
郑娟红红的嘴唇,一大早看着让人更有食欲了。
俩人的情侣关系,已经在昨晚的见面会上公布了,五个脸嫩的男知青那失望的表情,到现在周秉昆还没有忘。
郑娟实在是太美了,简直可以说是这個时代一个贤妻良母的最佳楷模,也怪不得这五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知青。
五个男知青都是从吉春市隔壁市来的,其中两个是兄弟俩,叫赵解放和赵援朝。另外三个分别是齐红心、于富强和刘奇兵。
四个女知青的名字,周秉昆都没记住,只有一个短发精干,做事伶俐的刘红琴给他很深的印象。
葛树林老支书第二天没有亲自来,而是派了孙子葛大成过来领着知青们熟悉环境。
村子后面是一条河,如今已经上冻了好几个月,丝毫不见解冻的迹象。
一群知青踏在冰面上,推开上面的陈雪,就着雪粒的润滑开始玩起了打出溜,欢笑声不一会儿就传了出去。
透过冰面,几条鱼的黑影隐约可见,周秉昆来了兴致,叫葛大成拿来了铁锹铁镐,带着几个男知青咔嚓咔嚓的打破了冰面,用一张旧网子一下捞出来三条鱼,一看,都是肥美的三道鳞,知青们都乐坏了。
葛大成却不怎么稀罕,这些冬季的鱼,他们经常吃,也不怎么馋嘴了。知青们也不再想滑雪了,飞快的跑回知青院,干脆利落的拾掇起这几条鱼来了。
周秉昆非常自觉,拿了一条给老支书葛树林送了过去。
葛树林正在家修理开春要使用的农具,屋子里热热乎乎的,已经整出了一头大汗。
葛树林今年五十多岁了,老伴儿早些年的时候病逝了,俩人的儿子葛艳明是个大夫,住在隔壁的院子,孙子就是葛大成,平时都是睡在爷爷这边。
葛家是这个村子最早落脚的一个家族,当年闯关东过来的时候,葛家的先辈就盯上了这块好地方,落脚之后便慢慢扎下根来。
马家堡子这个名字却是上一代此地的人留下来的,抗战的时候马家人都参加了抗联,最后全部为国牺牲,残余的马家人就搬离了这里,只留下了这个名字。
葛家重新充实了这个老村子后,又陆陆续续来了王家和李家,如今这处村子主要的姓氏就是这三家,其他的都是零散的,不成气候。
村支书是葛树林干着,村里的会计是王家这一代的老三王德发担任,这人有些知识水平,能写会算的,在王家人的支持下当了会计。
周秉昆溜溜达达的赶到老支书家,把鱼拿了出来,老支书笑呵呵的道:“好小子,这么快就入乡随俗了,看来你跟咱马家堡子确实有缘!”
秉昆也附和道:“大爷,您说的没错,我一来就觉得到了家一样,得亏我来的是这,要是去了别的地方,那可完蛋了!”
老支书笑呵呵的接过那条鱼,心里很满意,他在乎的不是这条鱼,而是年轻人这个态度,为人处世做得好,以后在这村里才过得去嘛!
try{ggauto();} catch(ex){}
周秉昆坐在炕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询问一些本地的风土人情,老支书也耐心的给他讲解,手上的活却丝毫不停。
“大爷,这么一会儿我也看明白了,你歇着,我帮你修!”
他仗着力气大,三下五除二把老头费劲巴拉整不好的锄头啥的,全部都弄好了,效率快的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