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周,江宁城。
早朝,武琰端坐在龙椅之上。
经过几年时间的历练,这位年轻皇帝的脸上已经褪去了许多锐气,取而代之的是一般皇帝应有的沉稳与内敛。
只是自他上位以来,周国在前主的铺垫下一直都是平稳康定,别什么内忧外患,就连像样的灾都未有过两件。所以当真正的大事出现在眼前事,他的这份沉稳和内敛中多少添磷气不足。
望着朝堂之上的寂静无声的文武百官,武琰略微清了清嗓子,继续道:“目前岐国内乱如何,边关又如何?算上这次,武陵王已经是第三次奏请西征了,左卿,出兵时机可到了?”
圣言一出,作为枢密副使的左达便从百官行列中擎着笏板走出,努力收着肚子的他有些艰难的行着礼,然后高声道:“我主圣明威武,统御七载,国土承平,风调雨顺,民壮国强。戎夷莫敢犯,诸国俱争贡。今岐贼不攻自乱,裹席抢地,实乃圣上威昭昭,比之炎黄,圣德煌煌,不让尧舜……”
武琰很是不耐烦的打断了他,道:“朕这会儿不想听这些,点有用的,这粮饷该不该给。”
左达只呃了一声,刚才的滔滔不绝便戛然而止,“这个……圣上,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应当从长计议。”
武琰的不耐烦已经开始转为不悦,冷哼一声道:“从长计议?你以为朕现在和你在做什么,玩笑游戏吗!”
“臣……臣知罪。”
“滚下去!”
武琰一甩袍袖,继续道:“枢密使,你。”
枢密使刘奂在揣度圣意方面显然要比左达准确的多,所以未等左达入列便出来道:“陛下,如今岐国势弱,各处叛军相继攻城拔寨,陈仓,凤翔,扶风,郿县皆已陷落。叛军以战养战,同时收拢民兵残将,遥指长安。岐军虽已整顿数十万兵马,但多是强征猛调,难以齐心,守城尚且不如,就更别剿杀叛贼了。长此以往,少不得要调一部分东线精锐过去冲锋陷阵,以震士气颓靡士气。当然,岐军纵然如此也不过是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姚氏失德,并非一只精兵强将可以挽回。
所以,臣以为,陛下对于武陵王的征西之请当以应允。”
此言一出,朝堂上更是鸦雀无声起来。
武琰一边摩挲着扶手上的龙头一边点头,好像已经听明白了,不过半晌之后依旧没有任何言语,又好似没有什么都未听到一般。
刘奂见状已是了然,随后又是躬身道:“只是……如今陛下宽厚仁慈,薄赋少税,虽使万民富足,然国库非盈,这点三司最是知晓。”
三司使点头称是。
刘奂继续道:“既是这样,朝廷于粮饷一事怕是难以鼎力支持。不过好在武陵王经营洛州已久,那中原丰饶之地人杰物足,又无国之杂项开销,想必早已经积蓄颇丰,莫撑起一场西征,就算两场怕也是够的。”
“哦?”
武琰这才再次抬起了头,面露恍然道:“的是,朕常听闻洛州富饶,不输江南。陈卿,陈卿,你来自洛州,刘枢密所言,非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