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粪丹,大明金坷垃
粮食产量,乃是朝廷之本。
皇帝所谓重农抑商之策,就是为了让百姓锁死在土地上,增加天下粮食的产量。
别说粮食产量增加一倍,就是增加二成,皇帝估计自己都能从梦中笑醒。
若是别人说自己能让粮食产量增加一倍,朱元璋只当他是一个不知轻重的妄人,可是放在那个小家伙身上,老朱却从来不会小看!
必须见他!
朱元璋读到这个密奏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
若不是天色已晚,他现在就想出城。
第二日,老朱下了早朝,第一时间就选择出宫,寻找张异。
清心观,皇帝扑了个空……
因为张异比他更早出门了,不但出门,道观大门紧闭,连老陌和邓仲修都不在道观之中。
朱元璋询问周围监视的检校,才知道张异已经去自己的田地里忙碌去了。
“他难道还真想去种田?他倒是上心……”
朱标跟着皇帝一起来,听到检校的报告,忍不住自言自语。
“如果能用土地绑定这个小子,朕再给他百顷,千顷土地又如何?
只是我看这小子的心思,与其说是放在收成上,不如说是他觉得好玩!”
朱元璋也算是了解张异,一言说中张异的的心思。
父子二人自然知道张异的去处,却不好直接过去。
直到邓仲修刚好回来,发现黄和父子在道观门口,他一路小跑过来:
“黄老爷,黄少爷,你们来啦!”
老朱故意板起个脸,问:
“小邓,你家师弟又跑去哪里了?”
邓仲修嘿嘿笑:
“告黄老爷知,我家那个师弟在城外种田呢?”
他七嘴八舌,就将皇帝赏赐和后边的事给老朱说得八九不离十,他说道:
“师弟让我回来拿点东西,老爷您要不要跟我过去看看!
如果您要等师弟回来,估计最近是等不得了,看他那架势,一时半会回不来!”
朱元璋等的就是邓仲修这句话,他让邓仲修拿了东西,然后跟着邓仲修一起前往张异的地。
路上,在老朱的引导下,没有多少城府的邓仲修差不多将张异说的话又再重复一遍。
“天下粮食涨一倍,他好大的口气!”
老朱的表现和邓仲修初听这句话的时候一样,很生气。
邓仲修好不容易找到认同感,频频点头:
“虽然师弟很聪明,但我觉得种田,终究是他不懂的东西,在龙虎山上别说种田了,他连花都没碰过!
师弟最擅长的,大概也就是把他不小心弄坏的东西拿去埋了……”
朱元璋父子倒是很少听到关于张异的趣事,登时起了兴趣。
一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不知不觉,也来到田头。
田,曾经是皇家的田,且是皇家最好的良田。
朱元璋对这些田地很熟悉,对于一个老农民来说,当地主可是他儿时的梦想。
老朱对属于皇家的田地,基本一清二楚。
“父亲,这田地的位置,可是极好呀!”
朱标也明白,朱元璋能将应天府附近的地拿出来赏赐张异,算得上是非常厚道了。
而且,这些田地都是在耕种的田,显得更是难得。
朱元璋默然不语,邓仲修接过话:
“可不是吗,皇上天恩呀,我从那些佃户口中说,这些田地就算在皇家的田地中,也是极好的……”
老朱没有搭话,而是用目光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寻找张异小小的身影。
在即将成熟的稻田中,想要找到张异也不容易。
不过找了一会,朱元璋还是找到了目标,张异此时正跟着那些佃户,不知道在说点什么?
他已经脱去道袍,穿着一身方便下田的衣裳。
只是那些衣裳如今也沾满泥土,显得很脏,但就是他这身装扮,反而让皇帝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一行人走到张异身边的时候,张异还在询问老孟种田的知识。
天气,温度……水资源……
老朱一脸古怪,张异问的问题一看就知道不会种田,可他的问题却十分刁钻。
老孟会种田,但很多东西因为文化水平的关系,表达不够清晰。
朱元璋从后边接话,回答了张异的问题。
“黄叔叔,你怎么来了,不对,伱还会种田?”
张异回头见是老朱,惊喜大叫。
朱元璋白了张异一眼:
“你以为,就你吃过苦?”
老朱虽然多年不曾种田,但有些生活技能是融入到骨子里的。
他的文化水平比一般的佃户高,解释起问题更加得心应手。
在别人的目瞪口呆中,两位地主老爷就站在田埂边上,开始研究种田的事。
张异从朱元璋这里得到了许多他从老孟那里问不到的答案。
二人逐渐走远,其他人也特意跟皇帝拉开距离。
只有朱标亦步亦趋,跟在朱元璋和张异后边。
“总算能过上一些太平日子了,张异,你可知道在前朝,这一块田地是我做梦都求不到的东西?那时候咱们这些人饿着肚子经过稻田,都会被人驱赶……
人下贱的时候,你就是走过去都人憎鬼厌!”
“所以叔叔发财之后,肯定买了不少土地……”
张异嘿嘿笑,农耕社会的商人,依然逃不过对土地的执着。
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不管哪个有钱了,最终都会变成地主。
土地是农耕社会的根,也是所有人的归宿。
张异生活的时代,他无法对老朱的情怀感同身受,可却不妨碍他理解老朱的情感。
“嘿嘿,自然……我恨不得天下所有土地都是我家的……”
“嘘,叔叔,这可是造反言论!”
“哈哈哈!”
朱元璋见张异小心翼翼的模样,龙颜大悦。
看着张异从农田中打滚过脏兮兮的样子,他越看越顺眼。
铺垫铺垫得差不多了,老朱直入主题:
“刚才我听小邓说,你有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你要是真有,你可要教教我……”
张异闻言嘿嘿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