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掠天下

第335章 战后之事

,攻掠天下

这场灭晋之战,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总计折损,大约在十二万左右。

粮草军械,更是耗费无数。

看似,是将本就积弱的秦国国力,再次消耗一空,实则,战争结束之后,其战果是非常惊人的。

宜阳、濮阳、徐州、桂阳,此四郡之地,尽归萧远所有,加上晋都之繁华,只要稳定下来之后,秦国国力,将会得到质的改变。

而其他列国,最后的落井下石,也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桓国轻取了两郡,吴楚亦是如此,凉国因从广陵一直打到晋都的原因,也是得到了足足四郡。

可以说,这场战争,晋国十四郡,是遭到了列国的瓜分。

这时候的凉王,也尝到了以战养战的甜头,虽说对晋都之争,他的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可当他看到四郡宗卷公文的时候,那种兴奋之情,直接盖过了不甘。

是的,四郡之地,过往民生赋税,官府公文,都有详细记载,这是一个让凉王不得不激动的数据。

而且晋国本就偏于中心地带,在那种时代,中原,才是最发达的地方。

此时的萧远,也正在晋王的书房内,仔细翻阅着一卷卷公文,其中,包括很多晋国大臣的奏章。

从这些竹简中,他可以相对的了解徐州等地以前的治理情况。

晋王逃走的时候,带走了国库金银,和大量玉石珠宝,但有些东西,他是根本置之不理的。

就比如说官方典籍。

这些东西,对逃命的晋王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可对萧远来说,却是比金银还要珍贵。

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它能让萧远从一个君主的角度,清楚的掌握到原晋国的一切政事,对接下来晋地的治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这一看,就是整整几天,萧远曾数次挑灯夜读,期间也着重查阅了徐州、濮阳等地郡守,之前与晋国朝廷的对话。

这一天下午,林初前来汇报,施礼说道:“大王。”

萧远正起身伸着懒腰,活动了一下双臂后道:“怎么了?”

“晋王已逃向东南郡,被宣王派兵接应。”林初直接道。

“呵呵,这个宣王,有点意思。”

晋王南逃,秦军这边,当然有派兵追击过,可是现在,情况明显有些复杂了,萧远也不可能再追下去,因为他的军队一旦进入宣国境内,那就等同于向宣国宣战了。

这个时候的秦国,在战后是急需要稳定恢复的,萧远也不愿在列国争霸的局面下得罪宣王。

想了想之后,他直接说道:“算了,让人都回来吧。另外,将孙勋叫来。”

“诺!”林初领命而去。

听闻大王召见,孙勋顿时慌的不行,哪里敢有丝毫耽搁,那是慌忙前往晋王宫,到了书房之后,直接跪伏于地,高声呼道:

“臣,孙勋,叩见大王——”

“孙将军不必多礼,起来说话。”萧远伸了伸手。

“谢大王——”孙勋起身之后,开始站在下面,微微躬身缩肩,别提有多恭敬了。

萧远看了他一眼,笑呵呵道:“孙将军跟着本王多久了?”

“回大王,末将自西平关开始,追随大王。”孙勋连忙说道。

“好,本王麾下老将了,赫赫战功,国家都记着呢。”萧远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关于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汉末三国,有五境谋士,乱世七雄,十大绝世美人,及二十四兵家名将,青年李信,一睁眼,穿越汉末,成为一名被裹挟的黄巾反贼。他才发现,原来金戈铁马的背后,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百姓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惨状...李信不想死,不想被人割去头颅,更不想被人压榨剥削。他只能捡起屠刀,带着一群生死兄弟,在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活路......乱世语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奸雄曹操:
唐吉可汗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关于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主角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太平天国,且看主角如何在晚清重振华夏。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看透世间百态,享受恣意人生。然后大踏步走进历史的滚滚洪流。
独钓客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关于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秦墨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社畜。碌碌无为,还被前女友给踹了,就当他感到老天不公的时候。却意外获得了一个可以回到古代的系统。凭借系统,他可以操控历朝历代的自家老祖宗,从而建功立业,缔造不朽世家!从三国争霸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蒙古铁骑……自此,华夏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耀眼的传奇世家!他曾扶乾坤于即倒,挽大夏于将倾!他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他便是秦家的老
古董小生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关于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这是本人第二本穿越三国的长篇小说,这本写的是主角穿越到三国成为张角的弟子,带着师姐张宁和太平要术、黄巾力士们一起逃离冀州,经历黄巾贼被很多人瞧不起的外衣,陆云却按照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最后一统三国的故事。
幻羽苍穹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关于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秦佑穿越成了大秦帝国的长孙。他的爷爷叫嬴政,他的外祖叫李斯,他的父亲叫扶苏!他是大秦最尊贵的皇孙,也是大秦最合法,最有分量的继承人。在他的手上,大秦不会二世而亡,而是要威加海内,万世长存!
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