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很快,没过几年,全基斯里夫的农民便成为了国有农庄的“社员”,他们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小农,而是更大的、也是效率更高的经济单位的一部分,或者说一颗螺丝钉——很显然,佩图拉博将他经营工业的思维应用到了农业上。
当然,如同一切宣传那样,“国有农庄”的组建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农民,让基斯里夫广大的农民拥有着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及更高的经营效率。
但事实上,“国有农庄”更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从农村榨出更多的油水以此供应佩图拉博的工业化。当然,分发新技术与领导农民扩大生产也亦是“国有农庄”的目标之一。
在“国有农庄”里面,那些基本的生产资料比如说牲畜与重犁之类的大型农具,还有后期分发的蒸汽拖拉机等新型的耕作工具根据律法规定,都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而农民只是拥有着使用权而已。
同时,隶属于“国有农庄”的农民集体劳动,而他们的所得除了必要投入以及上交国家之后,其剩余的便依据农民的劳动质量与数量来分配。不过,在沙皇国政府那高昂的税率之下,这能够剩余给农民的并无多少。
同时,仁慈的沙皇规定了,农民仍然能自己保留一部分数量的自留地与小农具以及相应的牲畜与家禽来经营一些副业。这样一来,农民也不至于饿死,更不至于去叛乱。而这一切,都是在佩图拉博自己精心计算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是的,在阅读了修道院收藏的历史书籍之后,佩图拉博便意识到了——“羊吃人”并不是完全没有代价的,布里塔尼亚在那个时代每年几乎都有农民起义。
而为了不让自己的工业化计划被这种忍无可忍的农民起义所干扰,钢铁沙皇便精心的设计了一套可以最大程度的压榨农民而又不让农民走投无路开始反抗的制度,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工业化计划。
就这样,伴随着佩图拉博的“国有农庄”计划的实行,基斯里夫的农民们的生活条件终于有了一个保障,在新崛起的钢铁沙皇的庇护下,他们再也不会遭遇饥荒与劫掠,再也不用朝不虑夕。
但这一切的代价是什么呢?他们失去了一切自由,在佩图拉博的新秩序里面,他们将被禁锢在“国有农庄”里面,世世代代的为钢铁沙皇提供农产品,成为他忠实的农奴。
而伴随着佩图拉博设计的新农奴制,他的工业化计划终于毫无后顾之忧,而伴随着这一切的开始,基斯里夫也慢慢的进入了新的时代。
在拥有着惊世智慧的钢铁沙皇的指引下,基斯里夫的技术的发展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力,一年之内的进步便超越了之前几十年能达到的,一代人的成果便是十几代人所达不到的。
而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基斯里夫城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