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珠儿她爹一听就不乐意了,怎么妹妹和女儿不一样的对待:“珠儿长的是不漂亮,也不差,也是要生儿育女的,平日里孝顺娘也就算了,但是关系到儿女的未来,我是不会任由娘糊来的。”
“怎么就成糊来了,没良心的,这些年不是娘在当家看管着,能起这房子?能把一家子人从饿肚子过上吃饱饭,这才吃上饱饭,就开始要反抗了是吧,对的起良心嘛?”张老太婆可是把所有的功劳都往自己的身上加。
是人都知道,一个老太婆,没有儿子和媳妇去田地里扒回粮食来,这无米之家是当不起来的,不过没有人会去说这事儿。
张珠儿她爹能得的对自己的娘硬气起来:“不管娘怎么说,珠儿是嫁定朱家了,要是娘要反对,就把亲戚都找来说服。”
张氏看着自己的丈夫,心里还是很暖的,这些年好在自己的丈夫还疼爱着妻儿,处处都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妻儿最好的。
朱老太婆是一言堂,对上儿子坚持的时候,也不得不软下来,自己生的儿子,知道是什么脾气。
却也不会那么甘心的就认下来,她不过就是为着银子,村子里的人没少传,张珠儿在镇上住着,在大街上摆摊卖鸡汤,生意很火,每日里都有收入,这要乡下人眼里,那是了不得的好日子,总比田地里扒食强,就是一大家子人在田地里没日没夜的扒食,也没有每日都有收入,一年算下来,还没有卖鸡汤半年的多,加上朱家的家底儿不错,能拿出来银子来,所以就把心思玩儿上了。
“要嫁去朱家也成,这银子不能少,不然就是被看笑话,谁家的女儿不要银子就出嫁的?有那么不值钱嘛,珠儿好歹也是在赚钱,怎么朱家拿出点银子都不愿意,这嫁过去能有好日子过。”张老太婆一心一意的等着收孙女的彩礼钱,要让珠儿嫁给老头,就是看在银子的份上。
“意思一下就行,哪儿有一开口就是十两银子的,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家,娘,我知道您只看银子,我却也希望珠儿以后过上好日子,朱家如今也是遇到了困难,这礼数不少,对珠儿也好,还给她当家,还能有什么不满足,我当年娶老婆,不也是没有给银子,怎么着,娘还打算补上不成。”张珠儿她爹又怎么会不明白自己的娘心里想什么,都掉钱眼里去了,也好在遇到了朱家,不然张珠儿这一辈子就完了。
张氏听着心里也是不好受,可能有什么办法,为着自己的女儿,也只能忍下来,知道婆婆这人不见得银子,是不会安分下来的,只得道:“我去跟朱家好好商量一下,多少给点银子,乡下好多你情我愿的,都是收个两三两银子就是了,我们家珠儿也算是自己愿意的,还高嫁了不少,也就要个三两银子吧,这银子娘得收好,以后是给俩儿子娶老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