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管仲在病中,嘱咐桓公斥退远离易牙、竖刁、开方三人,推荐隰朋执政。左右有听到这话的人,告诉了易牙。易牙见到鲍叔牙说:“仲父能当相国,是您推荐的,现在仲父病了,国君去探望他,他却却说您不能执政,而推荐隰朋,我心里很不服气。”
鲍叔牙笑着说:“这就是我推荐仲父的原因啊。仲父忠心为国,不偏袒自己的朋友。要是让我当司寇,驱逐奸佞之人,那还可以;要是让我主持国家政务,那你们这些人还怎么容身呢?” 易牙非常惭愧地退下了。
过了一天,桓公又去看望管仲,管仲已经不能说话了。鲍叔牙、隰朋都流泪。
这天夜里,管仲去世,桓公哭得很悲痛,说:“悲哀啊,仲父!这是上天折断我的臂膀啊。” 派上卿高虎主持他的丧事,殡葬仪式很丰厚,生前的采邑都给了他的儿子,让他家世世代代做大夫。
易牙对大夫伯氏说:“以前国君夺走你骈邑的三百户,用来奖赏管仲的功劳;现在仲父已经死了,你为什么不向国君说,要回你的采邑呢,我会在旁边帮你。” 伯氏哭着说:“我是因为没有功劳,所以才失去采邑。仲父虽然死了,但他的功劳还在,我有什么脸面向国君要回采邑呢?” 易牙感叹说:“仲父死了还能让伯氏心服,我们真是小人啊。”
再说桓公牢记管仲的遗言,就让公孙隰朋执政。不到一个月,隰朋病死了,桓公说:“仲父难道是圣人吗?怎么知道隰朋不能长久为我所用呢?”
于是让鲍叔牙接替隰朋的职位,鲍叔牙坚决推辞,桓公说:“现在朝廷里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你想让给谁呢?” 鲍叔牙回答说:“我喜欢好人讨厌坏人,您是知道的。您一定要用我,请远离易牙、竖刁、开方,我才敢接受命令。”
桓公说:“仲父本来就说过这话,我怎敢不听你的。” 当天就罢斥了三人,不许他们入朝相见。
鲍叔牙这才接受任命。
当时淮夷侵犯杞国,杞国人向齐国求救。齐桓公联合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的国君,亲自去救援杞国,把杞国的都城迁到缘陵。诸侯们还听从齐国的命令,是因为能用鲍叔牙,不改变管仲的政策的缘故。
话说两头,却说晋自从惠公即位后,连年麦子稻谷收成不好,到了第五年,又发生大饥荒,仓库空虚,民间没有粮食吃,惠公想向其他国家买粮食,心想只有秦国和晋国相邻而且是联姻之国,但之前答应给秦国的五座城没有兑现,不好意思开口。郤芮进言说:“我们不是违背和秦国的约定,只是说延缓期限而已。要是请求买粮食秦国不给,是秦国先和我们断绝关系,我们就有理由违背约定了。”
惠公说:“你说得对。” 于是派大夫庆郑带着宝玉去秦国请求买粮食。
秦穆公召集群臣商议:“晋国答应给我们五座城却不给,现在因为饥荒来买粮食,该不该给他们呢?”
蹇叔、百里奚同声回答说:“天灾流行,哪个国家没有,救灾帮助邻国,是常理。按照常理做事,上天一定会保佑我们。”
秦穆公说:“我对晋国的施舍已经很多了。”
公孙枝回答说:“要是多施舍能有回报,对秦国没什么损失;要是没有回报,理亏的是他们。百姓憎恨他们的国君,谁会和我们作对呢,您一定要给他们。”
丕豹思念父亲的仇恨,挽起袖子说:“晋侯无道,上天降下灾难,趁他们饥荒的时候讨伐他们,可以灭掉晋国,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繇余说:“仁慈的人不会乘人之危获取利益,聪明的人不会靠侥幸获得成功。给他们粮食是合适的。”
秦穆公说:“辜负我的,是晋国国君。饥饿的,是晋国百姓。我不忍心因为国君的缘故,把灾祸转嫁给百姓。” 于是运了几万斛粮食到渭水,一直运到河、汾、雍、绛之间,船只首尾相连,叫做 “泛舟之役”,来解救晋国的饥荒。晋国人没有不感激的。史官有诗称赞秦穆公的善举说:
晋君无道导致天灾,雍绛纷纷送来粮食。
谁肯把恩施加给怨家?穆公的德行气量真奇特!
第二年冬天,秦国发生饥荒,晋国反而大丰收。秦穆公对蹇叔、百里奚说:“我今天才想起两位的话,丰年和灾年是相互交替的。要是我去年冬天阻止晋国买粮食,今天我们饥荒,也很难向晋国请求买粮食了。”
丕豹说:“晋君贪婪没有信用,即使我们请求,他们也一定不会给。” 秦穆公不这么认为,就派冷至也带着宝玉去晋国请求买粮食,惠公准备发放河西的粮食,来回应秦国的请求。郤芮进言说:“您给秦国粮食,难道也要给秦国土地吗?”
惠公说:“我只是给粮食,哪里会给土地呢!”
郤芮说:“您为什么给秦国粮食呢?”
惠公说:“也是报答他们的泛舟之役啊。”
郤芮说:“要是把泛舟之役当作秦国的恩德,那么去年他们接纳您回国,恩德更大。您舍弃大的恩德而报答小的恩德,为什么呢?”
庆郑说:“庆幸别人的灾难,是不仁慈;违背别人的施舍,是不道义。不仁义不道德,怎么守住国家呢?”
吕饴甥说:“秦国给晋国粮食,不是喜欢晋国,是为了要土地。不给粮食秦国会怨恨,给粮食而不给土地,秦国也会怨恨,反正都会怨恨,为什么要给呢?”
庆郑说:“幸好别人有灾难,是不仁慈;违背别人的施舍,是不道义。不仁义不道德,怎么守住国家呢?”
韩简说:“庆郑的话是对的。要是去年秦国拒绝给我们买粮食,您会怎么想呢?”
虢射说:“去年天灾晋国把机会给了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给我们粮食,是很愚蠢的;今年天灾秦国把机会给了晋国,晋国怎么能违背天意而不夺取呢?以我的愚见,不如约会梁伯,趁机讨伐秦国,一起瓜分他们的土地,这是上策。”
惠公听从了虢射的话,就拒绝了冷至,说:“我国连年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今年冬天稍微丰收,流亡的人渐渐回到家乡,仅仅能自给自足,不能救济你们。”
冷至说:“我们国君念及婚姻的情谊,不要求土地,不阻止买粮食,本来就说:‘共同患难要相互体恤。’我们国君救济您的危急,却不能得到您的回报,我很难回去复命。”
吕饴甥、郤芮大声呵斥说:“你以前和丕郑父合谋,用重金引诱我们,幸好上天识破奸计,没有落入你们的圈套,这次又来多嘴!可以回去告诉你的国君,要吃晋国的粮食,除非用兵来取。”
冷至含愤而退。
庆郑出朝,对太史郭偃说:“晋侯违背道德激怒邻国,灾祸马上就要来了。”
郭偃说:“今年秋天沙鹿山崩塌,草木都倒下了。山川,是国家的象征,晋国将有亡国的灾祸,大概就在这里吧?” 史臣有诗讥讽晋惠公说:
泛舟远道救济饥荒,偏偏遇到秦国饥荒想法不同。
自古辜负恩情的人不少,没有像晋惠公辜负秦穆公的。
冷至回复秦君,说:“晋国不给秦国粮食,反而想联合梁伯,一起发动讨伐秦国的军队。”
秦穆公大怒说:“人的无道,竟然到了这种出乎意料的地步!我要先攻破梁国,然后讨伐晋国。”
百里奚说:“梁伯喜欢土木工程,国内的空地,都修筑城墙建造房屋,却没有百姓去充实,百姓都怨恨,他不能带领众人帮助晋国是很明显的。晋国国君虽然无道,但吕、郤都很有能力且自负,要是发动绛州的百姓,一定会震惊西部边境。《兵法》说:‘先发制人’,现在凭借您的贤明,各位大夫的听从命令,去声讨晋侯违背道德的罪行,一定能胜利。趁这个余威,攻打梁国的弱点,就像摇动干枯的树叶一样。”
秦穆公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大规模发动三军,留下蹇叔、繇余辅助太子守国,孟明视带兵巡视边境,镇压各戎族。秦穆公同百里奚亲自率领中军,西乞术、白乙丙保驾,公孙枝率领右军,公子絷率领左军,共四百辆战车,浩浩荡荡,杀向晋国。
晋国的西部边境向惠公报告危急情况,惠公问群臣说:“秦国无缘无故兴兵侵犯边境,怎么抵御他们。”
庆郑进言说:“秦国军队是因为您违背道德的缘故,所以来讨伐,怎么能说无缘无故,依照我的愚见,只应该承认罪过请求和解,割让五座城来保全信用,避免战争。”
惠公大怒说:“凭借堂堂的千乘之国,却割地求和,我还有什么脸面做国君呢。”
下令:“先斩了庆郑,然后发兵迎敌。”
虢射说:“还没出兵,先斩将领,对军队不利。姑且赦免让他随军出征,将功赎罪。” 惠公同意了。
当天大规模检阅车马,选了六百辆,命令郤步扬、家仆徒、庆郑、蛾晰分别率领左右两军,自己和虢射在中军调度,屠岸夷为先锋,离开绛州向西进发。
晋侯所驾的马,名叫 “小驷”,是郑国进献的。这匹马身材小巧,毛发光滑,步伐安稳,惠公平日很喜爱它。庆郑又劝谏说:“古代出征大事,一定要乘坐本国出产的马,这种马生在本土,了解人的心意,习惯人的训练,熟悉道路,所以遇到战斗能随人驱使,没有不如意的。现在您面临大敌,却乘坐外国产的马,恐怕不利啊。”
惠公呵斥说:“这是我习惯乘坐的,你不要多话。”
却说秦国军队已经渡过黄河东岸,三战三胜,晋国的守将都逃跑了。秦军长驱直入,一直到韩原下寨。
晋惠公听说秦军到了韩原,就皱着眉头说:“敌人已经深入了,怎么办?”
庆郑说:“是您自己招来的,还问什么呢?”
惠公说:“郑无礼,退下。”
晋国军队在离韩原十里的地方下寨,派韩简去探察秦国军队的多少。韩简回报说:“秦国军队虽然比我们少,但他们的士气比我们高十倍。”
惠公说:“为什么?”
韩简回答说:“您开始因为秦国近就逃到梁国,接着因为秦国的援助才得以回国,又因为秦国的救济才免除饥荒,三次接受秦国的施舍却没有一次回报。君臣都心怀愤恨,所以前来讨伐,三军都有报仇的心思,他们的士气很旺盛,哪里只是高十倍而已呢?”
惠公生气地说:“这是庆郑的话,你也这么说吗,我要和秦国决一死战。”
于是命令韩简去秦国军队请求交战说:“我有六百辆战车,足以对付你们。你要是退兵,是我的愿望;要是不退兵,我即使想避开你,又怎么对这三军将士交代呢。”
秦穆公笑着说:“这小子怎么这么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