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第1849章 张大帅

刘黑马(1199年—1262年1月13日),大蒙古国将领,本名刘嶷,字孟方,蒙哥汗赐名也可秃立(Yeke tului,意为大镜子),祖籍济南历城,生于宣德威宁(今内蒙古兴和县)。

刘黑马少时便随祖父刘伯林征战,经历大小数百战,蒙古太祖十六年(1221年)袭父职。

蒙古太祖二十年(1225年),随军平定武仙叛乱,同年大败金军,斩金将忽察虎。

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在三峰山之战中大败金将完颜合达,后被任命为都总管万户,镇守陕西、山西地区,同时参与攻打宋朝四川地区的战争。

中统元年(1260年),接受宋将刘整投降。

中统二年(1261年)卒于成都路军民经略使任上,后被元朝赠太傅,追封秦国公,谥忠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可跳转下一章......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金都南迁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

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与蒙古军战于狼牙岭(今保定市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

元太祖二十年 (1225年),蒙古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今河北保定)等处都元帅。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张柔四十九岁时,张弘范出生,金朝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朝的臣民。

他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他八哥就是后来承袭万户爵位的张弘略。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也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

在父兄师友的熏陶下,张弘范成长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年轻将领。

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张弘范身长七尺。当时男子成年都有蓄须的风尚。张弘范长须拂胸。

不仅是骑射能手,而且以善于马槊(即古代的武器长矛)。口才好,善于应对,诗歌也写得有特色。

......

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其兄张弘略任顺天路总管,他赴蒙古大汗的驻地述职之后,张弘范被留下代理工作,这给他提供了展示其行政管理才能的绝好机会。

他决意要改革风气,严格整顿纪纲。当时蒙古军队的纪律很差,他们所过之处,百般骚扰。

张弘范认为:“国家应该是有法制的,应令行禁止,不允许有违法的行为。凡不遵守法度的,都要绳之以法。”

这样,许多违反军纪的蒙古兵都受了处分,不少人挨了军棍。从此以后,蒙古军队风清弊绝,耳目一新。

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改元中统。这时张弘范正是二十四岁,被任命为御用局总管。

中统三年(1262年),山东军阀之一的李璮起兵叛乱,张弘范跟从亲王孛儿只斤·合必赤前往济南讨伐李璮。忽必烈命令张柔和张弘范率兵二千迅速去大都(今北京)亲自检阅,并立即任命张弘范为行军总管。

这个职务相当于一个纵队司令官。在平叛进军中,他不避艰险,屡立奇功,成为忽必烈很器重的一个青年将领。

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处理日常工作,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胸怀坦白,不怀报怨之心。

士兵有疾病,一定要亲自去探视,照顾医药治疗,不幸而逝世的,一定要把柩骨送回故乡;上级有赏赐一定分给群众;有军功而未获酬赏的,一定为之代请陈说,不得请求不止。

这些看来是很平常的行为,但发自内心、持之以恒,在士兵中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信赖,逐渐取得了很高的威望。

李璮之乱被平息之后,蒙古朝廷认为李璮掌握地方的兵民之权,因而能够为乱,所以商议罢免势力较大的世侯的官职,张弘范因此被罢。

.......

至元元年(1264年),张弘范的八哥张弘略调至京城充任宿卫(蒙语称为怯薛,是为大汗轮流值宿守卫的禁卫军,后来发展成为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

忽必烈在张柔诸子中特别选拔出张弘范来代替张弘略的工作,把金虎符亲自交给他,正式任命他为顺天路管民总管。

佩带金虎符在当时是一种特殊荣誉,也是享有特权的标志。从此在朝廷青年贵族群中,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新星。

至元二年(1265年),他又由顺天府调任大名。

未上任之前,他改穿便服微行出访,到各处调查民间疾苦。发现了收租的官吏们非法加派,群众怨声载道。

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那些不法的仓吏。由于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群众的拥护。

那年又适逢大水,他没有请示就决定免除了灾区的全部租赋。管理财赋的部门认为他犯了“专擅之罪”,要给他以处分。

为此,他请求赴大都直接向皇帝申诉。

见忽必烈后,忽必烈问他:“你有什么要申诉的?”他说:“我以为国家把粮食存在小仓库里。不如存在大仓库里好。

老百姓因为遭了水灾,交纳不上粮。如果一定要从农民口里夺取粮食,政府的小仓库当然会充实起来,但老百姓就会死绝了。等明年就会一粒粮也收不到!

首先要让人民活下来,以后才会年年有收获、家家有余粮。农民有了余粮,那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大仓库!”

忽必烈点头称赞,夸奖他懂得治国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专擅之罪了。

......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宋廷派遣宗室赵尹甫、赵吉甫携传国玉玺及降表赴元军大本营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称,伯颜看了降表后,派遣张弘范、孟祺(元行省咨议)、程鹏飞等人带着命令先入临安城,责备宋朝大臣背约失信之罪。

张弘范等终于说服了宋廷,取得南宋改称臣仆,屈辱请降的表文。

三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皇帝、皇太后虽然投降了,但人民并不都甘心作元朝的臣民,浙东一带发生了叛乱。

按蒙古人的惯例,降而复叛,又杀了使臣,又焚烧了招降书,是要屠城的。

张弘范没有执行蒙古人屠城的习惯法,只杀了几个为首的人,就了结了此案,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军凯旋,张弘范也加官进爵,被授予镇国上将军的军阶,任命为江东道宣慰使。这时张弘范四十一岁,已经是武职官员中从二品大员了。

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的小皇帝赵昰,被迫逃到广州,赵昰病死于硐州岛上(今广东雷州湾上一岛)。

为了坚持斗争,他们又拥立广王赵昺于广东新会海中崖山,改元祥兴。元廷命张弘范为蒙古汉军元帅,前去攻击南宋流亡朝廷。

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元朝组织水军,大举进攻崖山。

二月,张弘范统率的元朝水军抵达崖山后,曾派张世杰的外甥韩某,三次去张世杰军中劝降,张世杰严辞拒绝了诱降。

张弘范做了四面包围的严密部署,发动了总攻。

他目的在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要一举歼灭,不使其再散逸。二月初六日晨,用炮石、火箭作掩护,插入宋舰队主力所在。

元军跳上宋船后,短兵相战,发挥北军之所长,宋方溃不成军。张世杰冲出重围,准备招集旧部,找寻赵宗室后裔再图恢复。

元军李恒的舰队追至大洋,没有追赶上,不幸遇大风浪,船翻之后全船的人都淹死在平章山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铁蹄哀明
铁蹄哀明
关于铁蹄哀明:穿越被俘为包衣?看我如何苟着炮决了努尔哈赤!天崩开局,还让我拐了个娇滴滴的女鞑子,让蛮横的她俯首帖耳,回中原前还顺手干掉了大酋,你们说厉害不?皇太极,你知道你的汗位是怎么来的不?袁崇焕,你什么档次敢和我叫唤?李自成,这仗可不行这么打啊!郑芝龙,你听我的,海盗得这么当!皇上,我这人胆小,养些重骑,造些大炮也很合理吧!本书又名
山月怎知心事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家有个电饭锅
关于我家有个电饭锅:王小川靠着一口电饭锅穿越连通两个世界。在这里,剑指洛杉矶,脚踩英吉利,平掉大洋洲,狩猎贝加尔。通通都要做我大唐的殖民地。大夏,一个和隋末高度契合的世界。在这里李世民是我哥们,平阳公主是我老婆。没事咱们还能回现代社会刷把存在感。妥妥的人生巅峰啊。
退休老干部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