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中土神州有一名山,号为“黟山”,因昔年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于此炼成仙丹,服食后乘龙飞升,故改名为“黄山”。
黄山有大小七十二峰,在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的西侧,有一巨石巍然耸立在石台之上。
此石通体黝黑,坚逾金刚;高三丈六尺五寸,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二丈四尺,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孔八窍,按九宫八卦。
最离奇的是此石却非天然生成,而是一百年前自天外飞来落于此间。
当时恰好有人见得这一幕景象,于是为巨石取名为“飞来石”。
这“飞来石”颇为神异:每日清晨朝阳初升时分,总有氤氲之气从周身孔窍生出,夕阳西下之际,又有氤氲之气归入孔窍。
如此一出一入,周而复始,宛若吐故纳新,永无休止。
时值大周雍熙二十四年春,惊蛰之夜,雷动而万物生。
其中却有一道蕴含生灭玄机的春雷,竟不偏不倚正落在那“飞来石”上。
伴着一声石破天惊的大响,那巨石崩碎散落满地,原地现出一颗尺余直径、浑圆如球的石卵。
石卵迎风便长,滴溜溜旋转着拉伸变形,霎时变成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俊美少年。
这少年如墨长发披散肩头,身上不着寸缕,白皙细腻宛如羊脂美玉的躯体充满暗合天地至理的匀称之美,似乎无论增减一分一毫,都嫌太高太矮、太肥太瘦。
他双目晶亮如星,只是眼神有些迷茫,似乎还未弄清自身状况。
直到一阵犹带料峭春寒的山风吹来,吹得身上生出飕飕凉意,他陡地激灵灵打个冷战,眼神亦随之恢复清明。
“这里应是黄山没错,但是……”
少年环顾四周,目中涌现浓重疑云。
他脑中存在一些似极久远以致有些模糊的记忆,隐约记得自己是趁假期到黄山旅行,一路观瞻号称“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最后来到最称奇观的“飞来石”前,一时手贱去触摸那巨石,结果手掌竟陷入石中,想要发力挣扎时,却整个人都被吸了进去,而后便两眼一黑失去了意识。
目光落在空无一物的石台上,继而看到满地的大小碎石,他皱眉忖道:“难道有人凿开了石头将我救了出来?但仓促之间又是在山顶,必然无法寻到大型工具,又有谁能凿破如此巨石?”
苦思半晌不得其解后,他忽地惊觉:“啊呀不好!这‘飞来石’是黄山地标景观之一,若被人知道因我而毁,只怕不是赔钱那么简单。何况此事如此诡异,一个不好我的人都要送实验室切片研究,还是趁着夜深人静快走最为便宜!”
做出溜之大吉决定后,他立即循着来时的方向下山,只是越走心头疑云越多越大。
首先是这具看上去似乎白嫩了许多的身体全不复先前的孱弱,强度、力量及五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单以视力而言,原本他双目已是中度近视,此刻眼镜早不知丢在哪里,用一双裸眼看向四周时,不仅能看清看远,竟然还视夜如昼。
在这阴云密布的暗夜,他凝神注视时,居然能在百步之内将一只刚刚从土中露头的小虫儿看得纤毫毕现。
也是借着这双洞幽烛微更胜鹰隼的锐目,他又发现脚下这座山看大致的地形仍是黄山没错,但许多人工的景观都不翼而飞。
尤其是他明明走的是白天来时的方向,却怎都看不到那条开凿了台阶,加装了围栏的道路,只能顺着山势大致走向,在交错的乱石及丛生的草木中向山下行走。
“总不成……我在那‘飞来石’中一进一出,便穿越回千百年前了罢?”
他摇摇头甩开这个荒诞的念头,随手扯了几把长长的草叶,用从视频上学到的技巧,编成一个简陋的草裙围在腰间。
尽管肌肤变得坚韧无比,赤着的双足踩在荆棘尖石上也毫无损伤,他还是扯了些细藤,编织了一双藤鞋套在脚上,又用一截细藤将披散的长发绑个马尾垂在脑后。
难得的是他在用一双变得灵巧许多的手掌做这些事情时,脚步竟丝毫不曾放缓,步伐也不见丝毫错乱。
如此一路健步如飞,穿山越涧如履平地地走了一段路程,他看到前方一座山峰的山腰处出现一点忽明忽暗的灯火。
“有灯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