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ggauto();} catch(ex){}
那将领见群情鼎沸,不敢再痴心妄想,大喊道:“兄弟们,其他州县的兄弟定听到了神的旨意,正朝这里赶来,接应我们。请随我杀出重围。杀!杀!杀!”跨马朝南边飞奔而起,义军士兵们跟随其后,喊杀声震天价响。
佛说众生平等,菩萨普渡众生,仙人替天行道,圣人忠君爱国。要是他们只帮助那些自食其言的祸乱天下者,那何来众生平等,何来普渡众生,何来替天行道,何来忠君爱国。
因而,硬要问天地间到底有没有神?应该是没有,有也不过是一颗由正气填充的为善之心,它或许能主宰一切。这个一千年或许不行,下个一千年或许也不行,再往后一千年,两千年呢?差不多是可以的,只要大家愿意全心全意的追随好它。
白谷见义军闻风而动,其勇武大有天下无双似的,哪敢示弱,一声大喝:“兄弟们,大帅有令,逃出城来的义军,都是被歪理邪说侵入骨髓的人,再不知善恶好坏为何物,今日放过,日后便是祸乱之源。管不了他们是忠勇之士,还是邪恶之徒,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杀!一个不留。”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官军听令,朝义军将士围攻上去,箭雨相加,片刻间就将数百义军将士射杀殆尽,未留活口。善良之心真是被狗吃了,让人难以直视,难以接受,惨绝人寰。
城内,愿意投诚的义军兵士丢盔卸甲,扔掉兵刃,聚集一处,听姜山说话。
姜山说:“兄弟们,父老乡亲们,我叫姜山,被朝廷加封为荆湖南北荆襄制置使,只为戡平荆湖叛乱而来。在皇帝陛下心里,你们只是受人蛊惑,迷失了心智,起义是为了自卫,造反是为了活命。只要你们放下屠刀,真心实意向国家投诚,陛下代表国家,定将对你们既往不咎,定将妥善安置好你们,让你们有饭吃,有地种,重拾美好家园。”
一小将大胆地问道:“陛下真愿意宽恕我们,真愿意赐予我们新生?”
姜山大声回道:“荆湖是大夏国的国土,荆湖百姓是大夏国的百姓,是陛下的子民。试问天底下哪个仁德的君主,愿意看着自己子民遭受苦难,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子民生活美好。不用说,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定会像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宽恕子民的过失,帮助子民重拾美好家园。”
那小将说道:“以前那些前来戡乱的将军,也该都是陛下派来的,他们的所作所为,跟你说的,跟你要做的,完全不一样。你教我们如何取信于你?”
姜山大声问道:“我问你,他们深受朝廷信任,领兵前来戡乱,数年来,耗费国家钱粮无数,除了不停地更换主帅,戡平叛乱了没有?”
那小将答道:“这还用说吗,两个字,没有。”
姜山问:“那你可知道,为何没有?”
那小将回道:“他们完全不懂什么叫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他们先是横着来,再是愚蠢着来,逼着我们不要命。我们连命都可以不要了,还怕他们耍横称愣!”
姜山说:“他们邀功心切,将你们视作不可饶恕、或是不可调和的敌人,穷追猛打。你们走投无路,为了活下去,誓死也要反抗到底,他们焉能不败!我既知道他们做错了,要想戡平叛乱,自是不能跟他们一样。因而,不管现在说的,还是以后做的,都将如实履行好陛下的旨意,将你们当成亲人,视为朋友。”
民不畏死,如何以死惧之。民之所以不畏死,皆因刑罚太过严酷,生无可恋,唯有造反,置之死地而后生,那里还会在乎君王的威严。生有可恋,感受得到活着的快乐,自然畏死,故可以死惧之。
襄王见投诚者被姜山的言语所动,挺身走出,大声说道:“诸位,我叫华钧,陛下第六子。”
投诚者看向襄王,心想:“没想到小小县城,竟然出现了皇子身影,真是难得。”
“这位制置使姜将军,先前身无寸功,却被陛下破格取用,成为剿匪主帅。只因陛下相信,他现在所说,日后所为,都将如实履行朝廷旨意,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个人利益为轻,酌情善待你们。”襄王朝投诚者鞠一躬,“请大伙儿相信姜将军,相信正义,真心实意向国家投诚,不再行反叛之事。陛下贵为一国之君,必定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善待他的子民。”
人心肉长,你心里有我,我心里也将有你。襄王身为皇子,都这般请求,那些本就想投诚的义军哪有不答应来的。只见有人带头,全体向代表朝廷的制置使姜山投降,发誓永无反悔之时。